不妨把“壓歲錢”變“理財課”
專家提醒:不妨把“壓歲錢”變成“理財課”
太容易得來的金錢和禮物,孩子會不懂得珍惜,因此爸爸媽媽首先要告訴孩子,這些都是親友對他的關(guān)心和愛護的表現(xiàn),壓歲錢并不單單只是一筆錢而已,在它背后所蘊藏的,是大家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年幼的孩子對錢尚未形成具體的概念,常常是爸爸媽媽、也有可能是周圍人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在影響著他。我們已經(jīng)過了對錢諱莫如深的教育階段,不如就以壓歲錢為基礎(chǔ),開始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吧。
壓歲錢因為一個傳說而興起:在正月初一這一天,會出現(xiàn)一個叫“歲”和“祟”的鬼怪,為了辟邪或是趕走這個鬼怪,家長們習(xí)慣于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壓上一點錢。久而久之,社會上形成了這樣一種習(xí)俗。清人吳曼云有一首題為《壓歲錢》的詩:“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過年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大人給孩子壓歲錢,一方面是圖個吉利,另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大人對他們的愛與期望。
但是,給孩子壓歲錢的多寡判斷關(guān)系的厚薄,如果只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的多少,就是對孩子赤裸裸的金錢教育,就偏離了給孩子壓歲錢的初衷,甚至是害了孩子。
傳統(tǒng)難違。大人在給孩子壓歲錢的同時,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dǎo),讓孩子正確看待“禮”與“錢”的關(guān)系,讓孩子知道“壓歲錢”是我國傳統(tǒng)民俗一個組成部分,重在壓歲而不是錢的多少,禮輕情義重。另一方面,大人在送給孩子祝福時不妨換一下思路,比如其他禮物來代替壓歲錢,給孩子“壓歲書”、“壓歲本”、“壓歲玩具”等等。筆者曾讀過一則新聞,在放假前夕,某學(xué)校的同學(xué)領(lǐng)到了一份獨特的寒假作業(yè)——利用春節(jié)拜年的機會,向父母及長輩討要三句“壓歲言 ”,向長輩們請教人生感悟。這比單純給孩子“壓歲錢”更有意義!把浴迸c“錢”雖是一字之差,但意義相差萬里,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zhì),一個無窮一個有限,一個是給予一個是交流,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上一篇:家庭教育方式1
下一篇:家庭教育方式是關(guān)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