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金磚,這金磚不是黃金的,而是用土燒的地磚,用來給皇家宮殿墁地的地磚就叫金磚。我們知道,北京最早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在公元1403年之前,咱們現(xiàn)在這座北京城還叫北平,公元1403年2月4日,也就是明永樂元年正月辛卯日這天,明成祖朱棣下詔將北平改為北京。至此,北京城算是正式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了。北京夏令營在線報名>>>
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北京城,當時真是全國總動員,金磚的產(chǎn)地在京杭大運河江南蘇州等五府,在那里,皇家修了御窯燒制金磚。金磚是用來在皇宮里墁地的,也就是裝修中使用的地磚。金磚的制做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其中,第一項工作,取土就十分復雜,金磚的土取自運河邊,因為這里的土土質(zhì)細膩,有粘性,取土需要經(jīng)過掘、運、曬、椎、漿、磨、篩七道工序,挑選合格的土進入下一項工作。又經(jīng)過繁雜的澄泥、淘晾等六道工序歷時8個月左右才能成坯,金磚的磚坯入窯后要用糠草熏一個月,片柴燒一個月,棵柴燒一個月,松枝柴燒四十天,這樣約一百三十天才能出窯。金磚出窯后還不算完,要用桐油浸泡到金磚表面呈現(xiàn)出光澤才算正式完成金磚的制做。這是在修建北京城的時候,后來,在到清代,皇家覺得這種金磚真不錯,于是也在蘇州那邊燒金磚供皇家園林使用,總之,只要帝后指定的地方就用金磚墁地。
聽老人們講,金磚的成品率約在20%以下,每塊金磚在民間說法是明如鏡、聲如磬,而到了官府檢驗的說法則是每一塊金磚都要“敲之有聲,斷之無孔”這才能被接收。金磚的鋪墁也是有講究的,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或是來年的春天這種干燥季節(jié)鋪墁,金磚的鋪墁要磨磚對縫橫平豎直。如今在故宮里,三大殿里的地面就是這種金磚,看過去真的是富麗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