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后第一天宇兒學(xué)校要舉辦校園風(fēng)箏節(jié),所以上周指導(dǎo)他做了一只鰩魚風(fēng)箏,漆黑身體,張著血盆大口,據(jù)說飛得搖搖擺擺挺好玩,根據(jù)拿回來風(fēng)箏線弄臟的情況看應(yīng)該還飛的比較高。可惜時間不充裕,不然還能把眼睛做成忽閃忽閃會轉(zhuǎn)悠。
一時興起,自己又動手做了兩只巴掌大小的沙燕,久不動手,看來手藝還行,沒有回潮。制作全過程都把D90架在桌上自拍了,所以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依樣畫葫蘆,自己做一只玩玩。
先準備材料。最基本的是竹蔑條,用美工刀刮削成很細的竹絲。其他還需要蒙紙、棉線、蠟燭、膠水。
竹絲需要用燭火邊烤邊彎成我們需要的形狀。因為很細,為防止燒斷,我先把竹絲浸了水,還要注意經(jīng)常移動受熱位置,彎時輕緩用力以免折斷。
這就是我們需要彎成的形狀了。上面兩根用于翅膀,下面一根是身體。
三根基本骨架彎制成功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綁扎。先用棉線把兩根翅膀骨架綁在一起,兩平面約呈100°角。
翅膀骨架綁扎好以后,可以先跟身體部分放一起,比較一下比例是否合適。
下一步再用棉線把翅膀和身體綁在一起。
為了形狀更好看一些,再用燭火邊烤邊把尾巴向外展一些。
骨架綁扎工作完成。
準備蒙紙,得用輕薄有韌性的紙,宣紙是很好選擇。
開始蒙紙,膠水只涂身體部分,原因后面再詳述。
開始蒙紙,身體部分黏貼平整即可。
用剪刀把蒙紙多余部分修剪掉,身體部分留一點邊,翅膀部分則需要注意多留些,原因仍然后面再詳述。
翅膀部分就留成這個樣子。
現(xiàn)在能看出翅膀部分先不涂膠水并且蒙紙需要多留些的原因了吧?是的,因為翅膀是立體結(jié)構(gòu),我們還得用點立體裁剪的方法。
涂膠水粘翅膀。形成了這種立體結(jié)構(gòu),風(fēng)箏才能兜住風(fēng)上升。
多留出的那點邊現(xiàn)在可以翻卷,裹住骨架。
蒙紙工作完成,已能看出點大致樣子了。還要用棉線扎上用于展示或放飛的斗線。
很重要的一步工作——涂裝。因為小,所以只需要用到彩色筆和油性筆。紅、黃、綠、黑四種顏色就夠了。
因為小,所以涂裝也不能完全照搬傳統(tǒng)沙燕風(fēng)箏的圖案,取其精華即可。特別要提一下:兩只翅膀各有一紅一綠兩只蝙蝠,再加上腹部的大紅福字,有五福臨門的吉祥寓意。
這次總共做了兩只,看下比翼齊飛的樣子。左邊這只交給宇兒帶到了學(xué)校,據(jù)說還真能飛??上П挥顑和瑢W(xué)弄壞了,也許是很受歡迎的原因吧……
感謝域外客制作精美教程,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60237d0100ij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