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各個竹條零件連接在一起,組成風箏的整體骨架。連接的方法(很多,其中在傳統(tǒng)中國風箏制作中使用最多的是綁扎,所以在“四藝”中把“扎”放在第一位。其實除“扎”之外,還有扣楔、活頭、插接等。
連接1.綁扎:
綁 扎的材料有線、麻皮、紙和紡織品的條。傳統(tǒng)的中國風箏精細的用線。成批生產(chǎn)的用麻皮和紙邊或絹條(糊風箏裁下來的邊條)綁扎?,F(xiàn)代的大中型風箏在接口 涂膠后,用帶膠的無紡布條綁扎,強度很大。風箏骨架上竹條的接頭很多,各種各樣都有,歸納起來不外乎垂直、平行和傾斜三種連接方式。
?。?)垂直連接:可分為:交叉接、卡接和搭接三種。交叉接簡單,但強度不大,而且骨架不平。交叉接一般用十字綁線法??ń訒r要有一根條劈開,卡在另一恨條上,強度不如搭接,但比交叉連接骨架平些。搭接時要有一根條彎曲90度,但強度大,骨架平,可用平行綁線法。
(2) 平行連接:分斜口接和搭口接兩種。兩根相接竹條互切斜口,對在一起再綁扎叫斜口接。這樣既平整又美觀,但斜口的長度要在竹條厚度的6倍以上,才有足夠的強 度。搭口接既簡單,強度又大,但兩條有一個面不在同一直線上。(3)傾斜連接:傾斜連接與垂直連接類似。只是角度不同,因此乃可用交叉、搭接和卡接三法。
連接2.扣楔:
這是天津風箏所常用的一種傳統(tǒng)連接方法。這是一種在縱向骨架上的打孔,而橫向骨架穿孔聯(lián)接的方法。這和連接用在制作旋轉(zhuǎn)體的風箏部件很有效,如鳥、蟲的肚子、花籃、燈籠等。
連接3.活頭:
為了折疊的部分,要作成活動的接頭,叫做“活頭”。在中國風箏里最常用的是套鎖活頭。它的構(gòu)造是兩條搭接,中間以一橫軸相連,兩端各有一金屬環(huán)套。環(huán)套松開,兩條可折;環(huán)套套緊兩條的接頭兩端,則兩根竹條便成一根張開的竹條一樣。
連接4.插接:
風箏上有一些可拆裝的零件,需要插接。最常用的傳統(tǒng)方法是套管插接,小型風箏用葦管,中型風箏用竹管,大型風箏要用專門制作的套管連接。制作插管時要考慮到插緊后的摩擦力和抗彎曲力,所以插管必須有一定的長度,不能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