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1927年來到上海,到1936年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經(jīng)常去內(nèi)山書店,也多次去過虹口公園。后來將魯迅的墓從萬國公墓遷到了虹口公園內(nèi)。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園內(nèi)一座江南民房風格的魯迅紀念館建成,后公園正式改名為“魯迅公園”。
魯迅故居是一幢紅磚紅瓦的3層樓房,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這里,魯迅從事了大量創(chuàng)作,翻譯、編輯工作、還組織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和“左聯(lián)”活動,屋內(nèi)現(xiàn)陳列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
距魯迅故居不遠處就是著名的多倫路文化街了,這條在地圖上難覓其蹤的小街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卻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如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曾在這里聚首、吶喊和戰(zhàn)斗。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中華藝大、上海藝術(shù)劇社、公啡咖啡館這些都是他們的戰(zhàn)場。多倫路及周邊的幾條馬路,從一個側(cè)面集中顯現(xiàn)了了這個歷史印跡和文化縮影。路邊那些栩栩如生的街頭銅像描繪著當時文人的風采,那些故居遺址靜靜地講述著那個時代的故事。
香山路7號是一座幽靜的歐式花園住宅,這里是孫中山故居, 1918 年至1924年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居住在這里。室內(nèi)的陳列是1956年宋慶齡按當年原樣布置的,絕大部分是原物。距此不遠處的幽靜雅致的皋蘭路上,張學良將軍在1934年、1935年期間,與趙四小姐曾在此居住。復興中路512號,繪畫大師劉海粟1935年居住在這里,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美術(shù)學校上海美術(shù)??茖W校。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上海的海派文化
閱讀下一篇:體驗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