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夏令營知有的孩子國內(nèi)鋼琴考到好幾級,但是真正的音樂基礎知識方面幾乎為“盲”,家人們有什么想到是什么原因?
音樂教育內(nèi)容的缺失
隨著音樂培訓需求的快速增長,而相應的師資力量難以配套,在培訓過程中一些不容易體現(xiàn)成效的基礎訓練往往被忽略了。據(jù)了解,在我國只有一些比較正規(guī)的培訓機構(gòu)開設了基礎訓練課程,但參加培訓的學生卻不多,這與火爆的學琴場面嚴重失衡。
建議:首先是家長要在觀念上予以重視,遵循音樂學習的規(guī)律,加強對孩子的音樂基礎教育;其次是教育機構(gòu)積極開展音樂基礎培訓的工作。
忽略打造基礎知識
近六成的琴童在學習2到3年之后就放棄了學琴。趙易山認為:“除了教學方法的問題,基礎知識薄弱也是導致堅持不下去的重要原因。演奏中遇到困難無法突破,日積月累就會放棄。”放棄的結(jié)果使家長的投資失敗,更可惜的使孩子失去了培養(yǎng)音樂素質(zhì)的良機。研究表明,4到9歲是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學習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為此,作為青歌賽的評委和音樂教育者,趙易山深有感觸:“‘視唱練耳’是基礎中的基礎,在學習音樂中非常重要。”而音樂夏令營專家則把學習音樂比喻成蓋房子,而“視唱練耳”就像打地基。他說:“如果地基打得牢一點,你一定能走得更好、更遠。”
建議:家長要重視孩子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除了要接受專業(yè)的培訓外,趙易山建議:“平時多讓孩子聽各類風格的音樂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此外,家長還可借助一些多媒體手段與孩子共同學習。他還特別推薦了在深圳開發(fā)研制成功的國內(nèi)首部音樂學習機希望讓孩子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音樂,寓教于樂。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少兒學習音樂的3大益處
閱讀下一篇:有沒有人知道二胡音樂的入門教育是?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