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nèi)容,不會涉及任何魔術(shù)秘密,可能也沒有特別值得學(xué)習(xí)的段落。文章主題也只是講若干段故事,可供各位作為茶余飯后消遣。在貼吧里發(fā)這個的原因是兩年前有人問過和該主題相關(guān)的問題,當時引起了極度熱烈的討論?,F(xiàn)在貼一下這個故事,權(quán)當“正確答案”了。
故事是由FISM前主席Eric Eswin告訴我的,經(jīng)他同意,現(xiàn)在我來告訴各位。
魔術(shù)表演中用托兒可以嗎?不管平民百姓認為可不可以,正規(guī)比賽中鐵定是不可以的。參賽者要是在比賽前跟臺下某觀眾說“待會兒我第三個上場哦,會請你說張牌,到時你要說方塊3哦……”那不像話。FISM作為全球最高級別魔術(shù)比賽,目前也是這規(guī)矩。關(guān)鍵是,你怎么知道他用沒用托兒?萬一評委說他用了托兒,實際上沒用呢?
以前FISM是“評委獨大”的。選手用沒用托,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是不是不是還是不是,不是不是總歸不是……反正評委說了算,選手別多嘴,“評委沒把你殺了說明還愛你”。這種情況下,感覺會出冤案是吧?實際上,評委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總共有十個評委。用沒用托兒是協(xié)商出來的,不會因為其中一位評委覺得某選手大概也許可能搞不好沒準用了托兒,就把他斃掉的。所以,基本還是一抓一個準的。
不過呢,還是會有被冤枉導(dǎo)致被取消參賽資格的天才。
他就是Lennart Green,1988年比賽中被疑似造假結(jié)果被取消參賽資格(好吧,他演出還超時了)。還好他1991年FISM又殺回來了,得了紙牌部冠軍。
后來,這個鐵規(guī)矩就改了,不是評委說了算了。那么目前是怎么做的呢?
咱利用這個例子來說:2006年FISM里,Helder Guimaraes的表演。
之前貼吧里那問題就是針對他的表演問的,問題大意是“這么明顯用了托兒的魔術(shù),怎么能拿冠軍?難道FISM允許用托兒?”
其實,我們覺得“這么明顯用了托兒”,評委也是這么覺得的。但是由于類似情況的做法已經(jīng)不是“評委說了算”了,所以他們按照新的預(yù)案做了:
他們把Helder請去喝茶了……
好啦,沒這么嚇人。他們把Helder請到評委辦公室,說他們懷疑這流程用了托兒,請Helder告訴評委們他這魔術(shù)是怎么做到的。評委的人品大可放心,他們知道秘密是為了評分公正,不是為了揭秘什么的。
Helder就告訴了他們魔術(shù)的演法,用不著托兒。
評委震驚了。
于是他就冠軍了,歐耶。
現(xiàn)在這個“請人喝茶”的辦法蠻好,準確率更高了??赡苡腥诉€是懷疑會不會還是有人拿這個鉆空子,那我再說一件事。
2009年FISM在北京舉行,那屆有一個來自阿根廷的特別逆天的參賽者,他的表演……引用吧友SEVENKING的描述:“扔氣球的方式選出4名觀眾,讓觀眾說地名、數(shù)字、牌、顏色,結(jié)果預(yù)言的紙裝在相應(yīng)的氣球里,全部預(yù)言正確。此過程魔術(shù)師完全沒接觸過觀眾手中的氣球。真正的全場起立鼓掌。”很逆天是吧?
結(jié)果被判用了托兒。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在FISM大會還沒開始的時候,評委組就收到了來自阿根廷魔術(shù)協(xié)會的郵件,內(nèi)書“本協(xié)會獲知來自鄙國的XXX是今年FISM的參賽選手,此君平日即在鄙國不倫不類不三不四,專門從事‘表演用托兒’之類茍且之事。今日獲知此廝混入FISM,吾輩可幾乎確定他又將從事此等君子不取之術(shù),望評委組嚴加注意多加防范”云云。評委組記住了。
等到表演的時候……這流程還真像用托兒的(是的,扔氣球也是可以用托兒的)。于是,這位先生又被評委組請去喝茶了……
這位先生倒也不慌不忙,告訴了評委演法,還真的不用托兒。
評委信服了,大喊一聲“變身!……啊不對,送客!”于是此君便大搖大擺做著冠軍夢走了。
但是評委討論時,有一位評委覺得“我不相信”,堅持說他其實用了托兒,只不過給評委解釋時用了另一套方法。這位評委就是Danny Cole。
其他評委拗不過他,最后決定:看表演錄像資料。
一看資料,臥槽……真不一樣啊。于是這位先生就晚節(jié)不保了。
所以呢,別擔心有人會拿茍且的方法參加FISM了,F(xiàn)ISM的冠軍都是實打?qū)嵉?。要是評委懷疑某人用了托兒但這個人拒不告訴表演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