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做什么壞事?
前幾天,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一名7歲的女孩將4歲的男孩扔進水井中的視頻在網(wǎng)絡上瘋傳。
看過的網(wǎng)友都覺得毛骨悚然。
1
視頻中兩個孩子,一個女的大一點,7歲左右,一個男孩很小,4歲左右。
他們兩個一直在井邊繞來繞去,不時的趴下去看里面的情況。
按照通常的思維,大家可能是害怕孩子們跌下去,但是后續(xù)發(fā)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打破腦袋也想不出事情會是這么發(fā)展。
只見女孩不聲不響的悄悄走到男孩背后:
盡全力的蹲下去抱著小男孩,明眼人都應該知道,因為身高的關系,顯然女孩是準備全力盡可能高的抱起小男孩。
令我們駭然的一幕出現(xiàn)了!她的目標竟然是那口水井!
從女孩使勁的方向和調(diào)整的角度來看,她絕對不是失手或者無意,而是100%故意要把男孩往井里丟!
原本以為小男孩會被她直接丟下去,結果沒想到男孩的求生欲望極其強烈!竟然雙手一下子撐住了井沿!
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人驚掉下巴?。?!
她非但沒有把小男孩重新抱上來,反而開始扒掉小男孩用力攀住井沿的手。
小男孩此時在嚎啕大哭,凄厲的慘叫著媽媽媽媽,女孩毫不留情的將男孩救命的兩只小手掰掉,并多次按壓男孩的頭,將他按進水井中。
就這樣,男孩如她所愿直接掉入井中,凄厲的哭喊聲響徹井內(nèi)。
然后女孩直接走掉,完全沒有任何救助或者叫人的意思。
整個過程看完是讓人震驚、憤怒、難受、心疼?。。。?/p>
萬幸是后來有村民聽到了男孩的哭聲,眾人合力將小男孩救了出來。
視頻被發(fā)出后,很快是引發(fā)熱議,各大官媒都在報道,警方也給出了通報:
井內(nèi)水深竟然有2米……
兩人不是姐弟,沒有矛盾.....
雙方父母已達成和解......
小女孩是在模仿電視??!
因為雙方父母達成了和解,所以這件事宣告結束,但網(wǎng)友們對此卻議論紛紛:
也正如很多網(wǎng)友所說的:真心希望父母能好好教育小女孩,給與正確的引導,讓她知道生命的可貴!
千萬不要再以孩子小、不懂事而不了了之,對惡的縱容只會滋生出更多的惡!
2
很多時候,小孩子的惡比成年人的惡更可怕。
因為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死概念,漠視一切生命,僅僅是出于好玩。
他們的惡,從小到弄壞親戚家的化妝品,隨便劃小區(qū)里的車輛,看到別人手里的零食和玩具,耍賴撒潑地非要得到;
因為好奇,可以把火腿腸放進塑料瓶,讓來進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猛推孕婦,想看她會不會向電視劇里演的一樣流產(chǎn);
隨地大小便,甚至還故意對著電梯按鈕肆無忌憚地撒尿;
因為沒得到陌生人手里的炸雞排,在地鐵來臨的瞬間,男孩猛地從后面把姑娘推向軌道;
因為嫌樓外施工聲音太吵妨礙自己看動畫片,一氣之下,在8樓的10歲小男孩用小刀割斷了樓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
有時候,熊孩子和殺人犯,往往一線之隔。他們有很多甚至不是無心之失,更不是一時沖動,他們就是昭然若揭的壞。
然而任何一種品質(zhì)的形成都是有跡可循的。
蠻橫霸道、自私無理的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群于人苛刻、卻對孩子萬分寵溺的長輩。
正因為身后有這些人的維護,他們才敢肆無忌憚;正因為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錯也會有父母出面擺平,他們才無法無天有恃無恐!
這就是家長錯誤引導的后果,如果一開始家長就正確引導,告訴孩子這樣是錯誤的,教會孩子對與錯,善與惡,給孩子建立邊界感,結果肯定不會是這樣。
沒有孩子一出生就是壞孩子,也沒有一個孩子,能夠一夕之間變優(yōu)秀。
當父母給孩子灌輸?shù)氖钦娴摹⒎e極的營養(yǎng),收獲的自然也是陽光向上的美好。
當父母給孩子輸入的是聽之任之、任其發(fā)展,滋生起來的,自然是無法無天、毫無敬畏!
3
老話說: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雖然在開放的今天,我們不提倡去體罰孩子,批評毆打孩子,但這不意味著就兩手一攤啥也不管,自由放任孩子的天性。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成年人需要自律,孩子需要管教和引導,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如何避免孩子變成熊孩子?
1、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并透過孩子的只言片語來了解真正的需求。
2、尊重孩子的感情。如果一個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釋放,就能更好地成長。
3、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孩子總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認可的,即使有時候他們表現(xiàn)得好像專門和你作對,其實是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回應。
4、讓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關心和重視,他們就會更主動地學習、與人合作和關愛他人。
5、避免爭奪控制權。越是試圖控制孩子,越有可能與孩子發(fā)生爭執(zhí)。孩子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渴望幫助和取悅爸媽,作為父母應該滿足孩子這種需求,并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
6、建立明確一致的行為準則。尊重孩子絕不是沒有任何規(guī)則,在表達的時候,務必確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達這些規(guī)則和限制的意義。
7、言傳身教。禮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高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8、認識到你所使用的語言的力量。父母必須謹慎措辭,尤其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就事論事地敘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罵、不恰當?shù)陌劵蛘呱w棺定論的判斷。
9、給孩子留出過渡的時間。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節(jié)奏,并且比成人的節(jié)奏慢得多。因此,如果希望孩子進行下一項活動,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幾次。
10、恰當?shù)貙⒆诱f“不”。但是,需要以恰當?shù)姆绞健D憧梢愿嬖V孩子,他還能做什么;試著告訴他不希望他這么做的原因;給出另一種替代方案;闡明規(guī)則;推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幽默地化解孩子的問題。
溺愛的父母養(yǎng)不出感恩的孩子。
可以偶爾天真地任性,但不可放肆無底線地搗蛋;
可以包容改正孩子的失誤,但不可一味地縱容掩護;
可以有贊美和表揚,但不可沒有約束和紀律。
孩子不應在嬌慣中長大,應該在有所約束的環(huán)境里成長為更好的人。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