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幾年,疫情占三年。自2019年末那場爆發(fā)的疫情以來,我們已經(jīng)離不開口罩這個必需品了。
“等疫情結(jié)束”也成了人們相聚的遙遠假設(shè)??挂叩牡谝荒?,為之戰(zhàn)斗和犧牲的人也給我們留下了不可忘懷的痕跡。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可睡不著的又有多少人——東航一架搭載132人的民航飛機在廣西藤縣墜毀。
雖然目前為止,官方表示132人未找尋到幸存跡象,看著那垂直墜落的飛機,人人都盼望的奇跡會來嗎......
01
2022年3月21日,東航一架波音737客機13:10從昆明飛往廣州的飛行途中,14:20之后在空中失聯(lián)。
目前,已確認(rèn)該飛機墜毀。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
“他們只是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坐上了非常普通的航班,他們可能還在想著下飛機后,與愛人團圓,和同事相見,只是沒想到,一別或許就是永遠。”
有的人剛和新婚妻子約好相見,有的是去參加至親的追悼會,有的是快要去留學(xué)深造的少年......還有剛參加飛行的機組人員,他們對未來滿懷期待......
我們難以想象在未知的恐懼空間里,短短的幾分鐘他們遭遇了什么樣的心理壓力。
但如此意外的發(fā)生,讓我們更深感生命的脆弱,為之哀悼,更是痛心,132個人鏈接了132個家庭甚至更多。
官方公布出的飛行數(shù)據(jù)顯示,這趟MU5735在執(zhí)行飛行任務(wù)從昆明機場起飛后,一直在約八千多米的高度進行巡航。
14:21,MU5735航班丟失雷達信號,地面與之失去聯(lián)系。只過了2分鐘后,飛機的高度驟降至1333米,兩分鐘內(nèi)就墜落了7500米。
至今已經(jīng)兩天多的時間,還在全力搜救幸存人員和事故黑匣子,我們還是不能接受132個鮮活生命的逝去。
我們常常回避死亡的話題,以為這樣就可以不用面對現(xiàn)實,但這是不正確的,正視死亡、理解死亡的意義,才是每個人終生的人生課題。
張雪峰曾說:“生命教育應(yīng)當(dāng)盡早地進行,讓孩子正確地直面死亡,懂得生死的含義之后,才懂得對世間萬物的珍惜。”
有一網(wǎng)友的評論說:
三歲的兒子看著飛機垂直墜毀的視頻問我,
“這是爸爸的飛機嗎?是我的爸爸嗎?”
我說:“不是,是同行的叔叔。”
孩子又問:“他還會回家嗎?還會看見他可愛的兒子嗎?”
看著評論的我陷入沉思,那究竟什么時候才是給孩子上一節(jié)生命教育課的適當(dāng)時機呢?
02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覺得死亡這個話題太過沉重,不敢再孩子面前過多談及。
由此孩子無法正確面對死亡,也無法理解死亡的意義,如果突然有一天面臨這樣的事情,情緒就很容易走向極端。
當(dāng)孩子問你:媽媽,你會死嗎?
有的人會說“不會,媽媽會一直陪你”之類的話,因為這會讓他產(chǎn)生“最親的人不會離他而去”的錯覺。
若是某一天意外不幸降臨,他一定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也很難走出傷痛。
我個人認(rèn)為最好的回答是:
“會的,每個人都會死,生老病死是人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但只要有愛,逝去的人會永遠活在你的心中!”
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常常源于大人的情緒,他們不明白死亡的意義。比如家中有親人去世,父母痛哭不已,有的甚至長期陷入悲痛之中,無法正常生活工作。
對于死亡的逃避,讓孩子在童年承擔(dān)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慌,更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如若忽略了對孩子解釋死亡的意義,他們也許會認(rèn)為死沒什么大不了。不僅不會珍惜自己的生命,甚至?xí)ψ钣H近的人離去無法排解,產(chǎn)生抑郁。
在《死亡教育》中鄒余華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家長不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并不代表他們懂得生死。
孩子們通過不正當(dāng)?shù)那涝跐撘庾R里
獲得的對死亡的認(rèn)知,
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
所以死亡教育很有必要,也很值得去普及——
03
死亡教育,是比一切都更重要的必修課。
對于死亡,我們除了要學(xué)會坦然面對外,還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dǎo),讓孩子明白,死亡的存在突出生命的可貴。
清明節(jié)將至,剛好也是給孩子這方面的一個教育機會,當(dāng)孩子開始感知“死亡”這個詞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解釋呢?
初認(rèn)知——書籍、繪本
最好的死亡教育就是通過繪本,讓孩子了解生命自有其生生不息的意義。有很多很好的死亡教育或者生命教育的繪本,對孩子初步理解死亡是很有幫助的。
比較書面的文字也許會描述到人們的生老病死和離別傷感,孩子就會嘗試了解這樣的感受。一個人的離開,必定會讓愛他的人感到恐懼。
我們可以慢慢安慰孩子的恐懼,講述這個自然規(guī)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歸宿,而不要嘗試阻止孩子對于“死亡”這件事的好奇和探索。
再感受——正確看待親人的離開
當(dāng)親人的離世讓成年人心如刀絞,嚎啕大哭的時候,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其實并沒有什么壞處。
反而會引發(fā)孩子深層次的思考:死亡,并不是睡著了,而是永遠也無法醒來。讓孩子正視死亡,別把死亡想得太過美好或者太過恐怖。
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托起對生命的珍重,能夠釋放自己的情緒會比在心里默默忍受好得多。
終感恩——珍惜所有
我們也許無法預(yù)料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來,但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當(dāng)下,活得自在。珍惜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不要輕賤生命以傷害別人。
心懷感恩的人才能更熱愛生活,我們對死亡的教育遠遠不夠重視,也是需要進步的一個教育理念。
從我們開始不要恐懼死亡,要敬畏的是生命。
至此,為MU5735所有遇難者默哀!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