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杏兒,絕對的“拼命三郎”。不僅五年抱仨,還能產(chǎn)后58天內(nèi)火速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投入工作。
然而,最近她的“好男人”老公李承德卻翻車了,翻車的理由居然是帶娃。
從人人稱贊的“模范丈夫”到被嘲諷“世紀軟飯男”,李承德真的是“妻寶”嗎?
01、“日日帶娃玩樂,真是個世紀軟飯男”?
近日,胡杏兒的老公李承德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幾張兒子雨中散步的照片。
照片中,兩個小家伙完全遺傳到了爸爸媽媽良好的基因。穿著黃色的雨衣手牽手,軟軟糯糯的一團,可愛極了。
然而,如此溫馨有愛的畫面,卻被底下的一條評論迅速引起了熱議。
“你真是世紀軟飯男。白天帶孩子玩樂,老婆生孩子后都要回大陸辛苦拍戲。”
“世紀軟飯男”,這個帽子扣得不輕。
可能是因為胡杏兒夫婦呈現(xiàn)給外界的畫風差異有很大關(guān)系。
生了三個孩子的胡杏兒,事業(yè)依舊熱熱鬧鬧。拍戲、代言、跑通告、做訪問,每天都忙不迭。
還能努力平衡工作和事業(yè),一有空就跑回香港陪伴家人。
相比之下,她老公李承德的日常就顯得有點單一了。
經(jīng)常不是曬娃,就是在曬娃的路上。
面對網(wǎng)友的質(zhì)疑,李秉德凡爾賽式回懟:
“本人用心做事做了幾十年?,F(xiàn)在有幾家公司,今年的生意不錯,可以有少少時間陪小朋友,家庭和小朋友是最重要的,希望你都會明白。”
隨后,胡杏兒發(fā)長文力挺老公:
老公靠打拼才有了今天,已經(jīng)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有空陪孩子就盡量在陪孩子;
無論女人男人,只要追求夢想,都應(yīng)受到尊重。
夫妻倆齊心協(xié)力,說服力十足。
原因很簡單:她遇到的是真隊友,而不是豬隊友。
李承德事業(yè)有成,卻并沒有借此當甩手掌握,反而主動扛起了帶娃的責任,讓妻子毫無顧忌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份安全和底氣,才使得胡杏兒在從影路上活得肆意又飛揚,也使得這五口之家,每次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里時,總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
與他們夫妻兩相反的,一個家庭中,最害怕的莫過于:缺位的丈夫,越位的婆婆。
02、喪偶式育兒背后,那些孤軍奮戰(zhàn)的媽媽
在南京疫情爆發(fā)期間,我們看到太多感人的畫面,也看到了人性的涼薄與淡漠。
更諷刺的是,有的流調(diào)報告,如同照妖鏡,明晃晃反射出:
有的家庭,是丈夫自由的旅館;有的婚姻,是妻子一個人的戰(zhàn)場。
南京那個確診的保潔阿姨行動軌跡曝光,揭露了多少媽媽的生活“真相”。“重復(fù)式”生活里,只有家、培訓(xùn)班、工作地點,三點一線。
11天17次接送,早出晚歸,風雨無阻。
難道她沒有自己的休閑時間嗎?
有。
“7月17號18:30-19:00去周邊廣場。”
十多天的時間內(nèi),僅有半個小時。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從她的流動軌跡來看,這十多天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守家的日子,反映出她的生活常態(tài)。
可見一斑,她丈夫的缺席,是毋庸置疑的。
報告中的文字,遠遠描述不出現(xiàn)實生活的繁雜、反復(fù)、瑣碎、紛亂。更可怕的是,同樣的悲劇還在反復(fù)上演。
《超級育兒師》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位差點被兩個孩子逼瘋的媽媽。
她總是因為兩個孩子的爭吵打鬧而大發(fā)雷霆,最后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在育兒師的不斷引導(dǎo)下,媽媽暴躁的真相浮出水面:
家里不僅有兩個頑皮的孩子,還有一個天天下班在家煲電話粥,什么都不管,開口閉口就指責太太做的不夠好的老公。
更絕的還有她老公的“委屈”:
“沒結(jié)婚之前,她是一個特別溫柔而有個性的女子,但自從有了第一個孩子,她變得如此地不可理喻。”
結(jié)婚,好像不是嫁了個老公,而是養(yǎng)了個兒子。此類“添兒式”婚姻對女人的消耗,不亞于守寡式顧家、喪偶式育兒。
更是有的“兒子老公”,仗著家有賢妻,東游西逛,獨自瀟灑。
最近,一位山東煙臺確診男子的行動軌跡,令人憤慨不已。
敢在全國人民面前出軌,他可真敢!
根據(jù)流調(diào)報告顯示,九天的行程中,男子僅有兩天陪伴妻子和生病的女兒。
剩余的7天,和朋友“王某”一起,同吃,同住,逛影樓。
氣得網(wǎng)友們直接開罵:什么“朋友王某”,分明就是“家外有家”。
王某的身份,我們不能斷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丈夫在婚姻里的缺席。
更可怕的是,喪偶式家庭,不僅是對母親的煎熬,也是對孩子的“精神摧毀”。
03、爸爸虛同虛設(shè),孩子會變得怎么樣?
“喪偶式育兒”不僅是對女性的煎熬,更對孩子存在著巨大的隱患:
• 容易使孩子的自信心喪失殆盡
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是勇氣和力量的化身。父親長時間的缺位,會導(dǎo)致孩子容易變得自卑。
這種壓迫,會來自于同齡人的不理解,或者是嘲笑和異樣的眼光。無論哪一種都足以讓孩子身心俱疲,陷入自卑的心理漩渦。
• 對孩子自我定位的誤導(dǎo)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角色的缺失,會使孩子缺少必要的成長參考對象,爸爸的缺失使得孩子成長的對象只剩下女性。
孩子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都很容易模仿媽媽,尤其是男孩子,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女性化,嚴重的就會變成人們常說的“娘娘腔”。
• 容易造成家庭不和諧
媽媽在“喪偶式育兒”中,會變得身心俱疲,情緒易怒愛抱怨。
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變得自卑敏感或者易怒而膽小不自信。
隨著國家三胎政策的開放,有很多女性都明確地表明:不生。
理由不是“年齡大、懷孕難受、生產(chǎn)疼”,而是“老公指不上,不敢生”。
而那些敢生三胎的女人,除了物質(zhì)條件充裕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苦樂相伴的漫長歲月中,不用孤軍奮戰(zhàn),不用屈辱受氣。
身邊的男人悉心陪伴,接納理解,共同分擔,并肩前行。
家庭是夫妻的港灣,婚姻是雙方的修行,孩子是共同的責任。
不做云配偶,養(yǎng)育孩子不是情分,而是共同的本分和責任。
只有攜手前進,才是最好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