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前有高校學生會主席在各大社交平臺造謠,惡意p圖、傳播、擴散。受害的17個女生被造謠誣陷,形容的字眼不堪入目,最終導致她們一度深陷抑郁。
后有64歲老戲骨張晨光直播帶貨被罵哭、鐘南山的兒子戴著一根愛馬仕皮帶被群起圍攻。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杀氖牵覀兩磉厖s從不缺這樣的惡。
1、“為了錢,你臉都不要了。”
最近,老戲骨張晨光直播帶貨被罵哭一事,上了熱搜。
6月18日晚上,在這個特殊的購物節(jié)里,張晨光在網(wǎng)絡平臺直播帶貨時,被網(wǎng)友怒噴至落淚。
“為什么不拍戲在這帶貨?不務正業(yè)。”
“簡直為老不尊,晚節(jié)不保。”
......
作為老牌演員,從業(yè)37年,難聽的話應該聽過不少??擅鎸W(wǎng)友突如其來的戾氣,張老師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在鏡頭前,他解釋道:
“他們說我晚節(jié)不保,我聽到這句話真的非常傷心。
一路走過來三十幾年,我在我的演藝事業(yè)上兢兢業(yè)業(yè),我把每個角色都想給扮演好……”
從情緒低沉,慢慢的,張晨光情緒突然崩潰,不得已用紙巾擦拭眼睛。忍不住轉身抹起淚來,不愿意再面對鏡頭。
可即便如此,也有網(wǎng)友留言道:這是賣貨和演技結合么?
然而,也有很多網(wǎng)友看到這一幕,紛紛覺得心疼不已,在網(wǎng)上留言安慰。
作為老牌演員,張晨光一路走來,兢兢業(yè)業(yè)。
他是《京城四少》里的鐵蛋,《西虹市首富》里的金先生。
《奮斗》里的陸濤爸爸,《流金歲月》里蔣南孫的爸爸。
從豪門少爺演到富商老爹,一直本本分分,磨練演技,塑造了很多經(jīng)典熒幕形象。
也曾獲得眾多獎項,至今活躍在演藝圈,出演很多作品。
1992年,因出演《京城四少》,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因出演《日正當中》,獲得戲劇類最佳男主獎;
2018年,在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中,奪得卓越老戲骨獎……
然而,就是這樣優(yōu)秀的老戲骨,卻落到了被人指摘的境地。
在鏡頭面前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鞠躬道歉,這場景,看得多少人心里五味雜陳。
張晨光雖然沒有流量,不甚大火,可他的品行在業(yè)內也是出名的。
一件衣服可以穿35年;
上節(jié)目穿的衣服都是租的,冰箱里的過期罐頭都舍不得扔。
平日省吃儉用,疫情期間卻捐款1600萬……
他用積攢一生的專業(yè)能力,兢兢業(yè)業(yè)工作,體面換取報酬。
到底何罪之有?
2、謠言是成本最低的兇器
《成人記》中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謠言是成本最低的兇器,它只需要一個念頭和一個舌頭。”
一次誣陷,一次群嘲,就可以讓一個清白的人淪為笑柄,在心里上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信息爆炸的時代,越是信息泛濫,越容易浮躁不已。匿名的網(wǎng)絡空間,自由的言論環(huán)境,滋生了一大批的鍵盤俠。
去年4月,有網(wǎng)友翻出了鐘南山八年前的一個采訪,在節(jié)目里,鐘南山士的兒子鐘幃德在采訪時說,自己從小愛逃學,經(jīng)常被父親訓罵。
原本是想分享父親教育自己的趣事,然而卻有人將注意力放在了他腰間的愛馬仕皮帶上,讓許多網(wǎng)友瞬間沸騰。
有人罵他不懂得勤儉樸素,就是違背醫(yī)者本心。
還有人罵他買得起品牌,肯定是有關系做上了領導。
......
這種道德綁架,劍拔弩張,人身攻擊,甚是可悲。
就連鐘南山院士自己,也曾因1200元的專家掛號費,被眾多網(wǎng)友責罵。
即使是國士無雙的袁隆平院士,也曾沒有逃過鍵盤俠的攻擊。
因為買了兩部華為手機,就立馬被詛咒;因為摸了車展上的一輛奔馳,就被噴子們罵奢靡腐敗……
簡直荒繆可笑至極。
電影《芳華》中有句臺詞:“當名人最難,必須一輩子在神壇上,不然就要隨時接受凌遲。”
卸下光環(huán),回歸生活,其實名人也不過是一個過著柴米油鹽的普通人。
不知道從何時起,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人們從原本的歌頌,變成對英雄乃至其家人,有著近乎嚴苛的要求。
不僅要求他們無私奉獻,還要清貧樸素,最好做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
一旦“露富”,就是對職業(yè)的一種侮辱,就“不干凈了”。
整天用狹隘的思想揣度他人,格局低的令人發(fā)指。貧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窮。
憑本事賺錢,是一種體面。尊重每個人的消費水平,是為人的最好的尊重。
3、謠言止于智者
網(wǎng)絡的普及下,獲取信息更加快捷方便。但接觸到低級且負能量信息的成本也在變低。
三人成虎,人云亦云的時代下,孩子作為祖國的花朵,更容易深受其害。
謠言止于智者,如果不及早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他們就會很容易成為將會成為信息爆炸時代的犧牲品。
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孩子辨別消息的真假,不墨守成規(guī)。
教會孩子通過對多種可能性的邏輯分析、理論和評估,最終找出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孩子需要擁有的能力。
讓孩子懂得明辨是非,在理性、自省、勤于思考的習慣上不盲從、不迷信、不跟風,能夠區(qū)分清楚事實和觀點。
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
首先,親子溝通中少下結論
在面對一件事情時,可以啟發(fā)孩子獨立思考、辯證看待。父母不要輕易地下結論,盡量避免使用“不對”、“錯了”等絕對性的語言。
其次,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
面對孩子關注的事情,盡量給予客觀真實的解釋,不要因為孩子年紀過小,就加以敷衍。
而對孩子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用事實、證據(jù)幫助去論證,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加知識面,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好奇心。
最后,鼓勵孩子質疑
鼓勵孩子質疑,多和孩子探討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引導他們審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當我們的孩子勇于獨立思考和判斷,不盲從輕信、不人云亦云時,也是得到真相、改變世界的前提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