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春節(jié)的聲聲爆竹聲中
除了在家中熱鬧的拜年、聚餐
你有沒有走進電影院
看一場電影?
關(guān)于少女與成長,母親與愛
關(guān)乎青春與歲月,選擇與重新來過
它的名字是叫做:
《你好,李煥英》
01、春節(jié)檔年初催淚大戲:賈玲處女作成黑馬
2021年,拉開這一年序幕的,除了爆竹聲,還有春節(jié)檔各大影片?!赌愫茫顭ㄓⅰ飞嫌橙炀统健短迫私痔桨?》并占據(jù)單日票房冠軍,憑借一路的高口碑收獲了一大票粉絲。

而身為導(dǎo)演的賈玲憑借此處女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據(jù)貓眼專業(yè)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月20日12時,該片上映9天的票房突破36億,憑借口碑完成全面逆襲,相關(guān)話題屢登熱搜。而這部電影改編自導(dǎo)演賈玲的親身經(jīng)歷,也由她的小品IP改編而來。
電影以溫情而細膩的手法,無比真摯的情感,記敘了母親無私、細膩的母愛。影片講述了2001年的某一天,剛剛上大學的賈曉玲一心想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為母親的突遭車禍而悲痛萬分。從小就沒給媽媽省過心的她趴在病床前痛哭:“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過”。

極度奔潰下,竟然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并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賈曉玲想盡辦法想讓媽媽開心,付出種種想改變媽媽的命運,哪怕試圖讓自己沒辦法出生都沒有關(guān)系。但沒想到的是,媽媽其實是和她一樣穿越過去的,并且還是和她自己當時做了同樣的選擇,因為女兒才是李煥英最大的財富。

電影除了催淚的情節(jié)內(nèi)容,其記敘手法、情節(jié)鋪墊等各個方面都引人入勝。尤其電影高潮部分,已經(jīng)模糊了戲劇和現(xiàn)實,能真切感受到導(dǎo)演發(fā)自內(nèi)心的訴說與表達,對母親濃濃的愛與思念。
而電影給人的共鳴,不但能夠讓觀眾因為共情而潸然淚下,還能有后續(xù)引起畫外現(xiàn)實生活中受眾的思考,產(chǎn)生更多的現(xiàn)實意義。許多網(wǎng)友紛紛曬出了自家的“李煥英”,更是為現(xiàn)實生活中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提供一個契機。
02、《你好,李煥英》: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電影內(nèi),在賈曉玲付出種種努力,讓媽媽取代王琴,成為廠里第一個有電視機的人、讓媽媽參加排球比賽、讓媽媽與廠長兒子相親......然而,李煥英還是做著和之前一樣的選擇,迅速與相戀三年的鍋爐工賈文田結(jié)婚,選擇與自己的孩子相遇。
電影外,賈玲說“打我有記憶起,母親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是忘記母親也曾經(jīng)是個花季少女”。賈玲的母親,名叫李煥英,一個化工廠的普通女職工,也是80年代里,一個崇尚自由戀愛,有主見,對未來有憧憬的女青年。而后來成為人母的她,也一直給予女兒深沉的愛與溫暖。
無論是電影內(nèi)還是電影外,母親對她的愛從未缺席。
然而,19歲的賈玲,在她剛從家里返回學校時,就突然接到了母親的噩耗。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賈玲覺得,自己的快樂缺了一角。
后來,她站在聚燈光下,成名,收利,成為知名的喜劇演員,用喜劇感染了很多人的快樂,像個小太陽一樣的存在。但開朗的她始終遺憾,因為媽媽李煥英再也看不見了。
多年后,為了緬懷母親,她創(chuàng)作了原創(chuàng)小品《你好,李煥英》,在《你好,李煥英》的最后,賈玲在舞臺上邊哭邊說到:”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媽,那件綠色的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媽,我現(xiàn)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媽,我好想你。”
世人最大的遺憾,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舞臺上,一向樂觀的她,在燈光退卻之后,哭成了淚人,雖然賈玲知道臺上小品的媽媽是假的,但與媽媽的回憶是真的,一瞬間,分不清現(xiàn)實還是回憶,既然分不清,那就真實地再感受一下母親的溫度吧。
3年后,2019年,《你好,李煥英》正式開機,而兩年后,2021年的春節(jié)檔,電影一炮而紅,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你好,李煥英》影片的最后,賈玲開的那輛車正是她向母親承諾的敞篷普桑,車牌號是鄂HY1012,HY就是煥英,1012則是賈玲媽媽的忌日。
賈玲今年38歲了,母親也離開她了整整19年,也許直到這一刻她才真正的放下,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母親輕輕地打個招呼:你好,李煥英。
03、別讓回憶只剩下遺憾:且行且珍惜
母親,在成為媽媽之前,也是花一樣的少女,會吃醋、會使小性子。而自從成為媽媽后,她們仿佛變成了女超人,成為似乎無所不能的存在。會賺錢、會帶娃、會打掃衛(wèi)生、會做的一手好菜。
歲月蹉跎背后,是母親臉上日益多增的皺紋、頭上逐漸長出的白發(fā)。我們歲月靜好的背后,是父親、母親在為我們支撐起一片天,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對子女的愛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無論我們走在何方,在遭遇中什么樣的逆境或者順境,都永遠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孩子,都是他們的“乖寶”。
而當我們長大,父母日益老去后,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還剩下多少?
網(wǎng)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個計算公式:假如一年中,只有過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頂多相處11小時。若父母現(xiàn)在60歲,假設(shè)活到80歲,我們實際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只有1540個小時,大約是64天。
在為數(shù)不多的日子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陪伴父母,永遠別等來日方長。
二十歲以前,爸爸媽媽是超人;二十歲以后,希望你也能成為父母的英雄。
顏如晶曾經(jīng)說過:“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父母不會錯過你的前半生,也請你,不要錯過父母的后半生。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莫等白了少年頭,再畫遺憾。
有空的話,記得多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