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芳華》被各種影評刷爆了,致終將失去的青春。這部電影帶給我深度思考是無價的,站在一個全新角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芳華是部教育題材的好電影)來考量文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俗話說,好事多磨。電影《芳華》歷經一波三折,姍姍來遲,可以說,這份等待是值得的。
電影心得
作為一枚80后,我的父母已過花甲之年,他們目睹了歷史的跌巖起伏,文化大革命,四人幫,YUE戰(zhàn),改革開放。本想帶他們一起看這部電影,兩老說不去了,父母老啦,眼睛也不好使,136分鐘時長,身體吃不消。最后,我?guī)е?3歲的女兒一起看這部影片。
本以為,這不只是拍父母看的電影,也不只是拍給70后,80后正在老去的我們看的。它適合任何一個年代出生的人,對90后,00后,都著積極向上的意義。
關于電影帶給我的心得體會,我覺得適用于大多數的父母,很有必要和你們一起分享。
關于合群
不是一類人,不必強融
電影一開頭,劉峰將何小萍接到文工團來。
小萍原以為離開那個感受不到丁點溫暖的家,迎新她的將是全新的充滿了希望的未來。
報到的第一天就被打臉了。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女教官讓她表演幾個動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替她拿衣服的團友,突然對她露出鄙夷之色,嫌她衣服上有汗臭,團友們見此情景笑作一團,她已經開始被孤立的命運。盡管一直在努力討好,除了劉峰外,幾乎沒有人把她當回事。
處處想贏得他人的關注,結果總是成為笑料。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集體生活里,一定有人是格格不入,或者是被排斥的。那個被排斥或是犯眾怒的人,可能是因為中途加入,也可能是過人的優(yōu)秀,還可能是因為家境貧寒,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個性的原因,不懂迎合。
正值成長的孩子,剛剛張開探索世界的觸角,告訴孩子,不必刻意取悅他人,做好自己便可。
人生在世,最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必軟弱,更不要玻璃心。真心朋友,有二三個就很好了。不如把努力合群的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讀書,工作,當有一天,足夠強大,圈子不請自來。
正如作家輝姑娘所說:尊重是發(fā)自內心的平等對話。
關于善良
過分善良,與傻瓜無異
《芳華》里的劉峰,人稱活雷峰。
能上的大學拱手相讓,因為有人比他更需要;戰(zhàn)友結婚,為了給他省錢,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fā);就連豬跑了,文工團友也是第一時間叫他幫忙。諸如此類,多不勝數。
他發(fā)自真心,對每個人好。
結果呢,每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并不珍惜。
一天他向心愛的女孩林丁丁表白,卻被侮辱為性侵,因此被下放連隊,除何小萍外,竟無一人為他送行。
用原著作者嚴歌芩的話說:“劉峰,就是過剩的善良。”
生而為人,當然需要善良,善良是一種崇高的品德,但是,過剩的善良,恕我直言,與傻瓜無異!
近來在網上掀起滔天巨浪的江歌案,想必中國人沒有幾個不知道。本質上來說,江歌和劉峰屬于同類人。他們極其善良,為朋友甘愿兩肋插刀。結果,江歌斷送了年輕的生命!
《圣經》中曾說:“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
我們應該善良,但是,必須有自己的底線。如果不是用在對的事情和對的人身上,寧可不要善良。不擔心善良的付出沒有回報,那些利用我們善良的行為才讓人感到悲涼。善良必須帶著鋒芒,不然,它不過是別人眼中的懦弱。
關于理想
理想是建立在活著基礎之上
電影中劉峰因為“觸摸事件”而下放連隊,隨后參加戰(zhàn)爭,戰(zhàn)爭中,他帶領戰(zhàn)友護送槍支炸藥等,半途中遭到埋伏,差點全軍覆沒。
戰(zhàn)場上,劉峰被子彈打穿了右臂,血流不止,看到戰(zhàn)友們倒在自己身旁,他潛意識里放棄了生存的希望,一心尋死。甚至想象,如果自己犧牲了,或許能被記住,被傳頌成英雄。而他追過的那個叫林丁丁的女孩,會唱起懷念他的歌曲,如此也美了。
想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成為知識分子學者,有人想像馬云王健林等富甲一方,有人想成為發(fā)明家創(chuàng)造者,也有人想像劉峰一樣戰(zhàn)死沙場,英雄留名。
理想是一種精神力量,它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有理想,才不至于如行尸走肉活在世上。但如果,我們不能活著,還談何遠大理想?
后來,殘疾退伍軍人劉峰,生活艱難,靠蹬三輪為生又被聯(lián)防辦故意訛詐,妻子嫌棄他窮,也跟長途車司機私奔,別人問他過得好不好時,他說:看要跟誰比,跟躺在墳墓里的戰(zhàn)友比,自己已經是好得不得了了。
那年匆匆,豆蔻年華,如白駒過隙,霎那芳華。
歷經生活種種艱幸,慶幸他最終釋懷。幸福的方式千百種,心懷感恩,知足活著,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
桐華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寫道:
等你再長大些,你就會明白,上天是很公平的,人得到一些,注定就會失去一些,有時候失去是為了得到,有時候得到意味著失去,這世界上沒有人什么都有,所以,永遠不要羨慕他人所有,而是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有。
關于離別
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了彼此祝福
電影中段,戰(zhàn)爭結束,文工團被迫裁撤,大家舉杯豪飲,通宵達旦,抱著痛哭,這場景數度讓我淚目。
想起今年六月份,女兒小學畢業(yè),在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意愿下,我們在一個同學家長開的酒店里舉辦了一場畢業(yè)典禮。
學生才藝展示,老師上臺高歌,孩子們獻花,臨別贈言,晚會結束時,女同學們淚不成泣。我也深受感染,潸然淚下。
作家張小嫻說:離別和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碼。
離別乃人生常態(tài),惟愿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了彼此祝福。
電影《芳華》令人感動,不僅使我們感受到了那個特殊年代戰(zhàn)爭與命運的殘酷,也使80,90,00后這些沒有經歷過動蕩時代的人看到了父母那一代人的成長,矛盾,理想與追求。
想來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時代的洪流裹挾,無人幸免。
“當時代的車輪碾過他們的身軀,有多少人也曾經意氣風發(fā)、年華正茂,但他們卻被帶往戰(zhàn)場,凍餒于荒野,曝尸于溝壑,或在內斗中鋃鐺入獄,妻離子散,他們承受了戰(zhàn)爭的重壓,忍受了離亂的內傷,悲苦地度過一生。”
戰(zhàn)爭的六分鐘長鏡頭,讓我們感受到和平的可貴,因而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太平盛世。
作為一個母親,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但是更希望她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健康,平安,幸福,過好這一生。
天下父母千千萬萬,正在讀文章的你,一定也和我一樣的想法。好風憑借力,一個好媽媽,勝過一群好老師。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