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奧林修斯夏令營總結出,要過弧圈關,首先,夯實基本功是當務之急,撇開基本功大談回擊弧圈,好似無本之木,無泉之水,因此花較多的時間練就基本功對回擊好弧圈并非南轅北轍?;竟Πǎ夯炯夹g(手法,步法),基本戰(zhàn)術和適應能力。對于業(yè)余選手,基本技戰(zhàn)術的練習同樣關鍵,否則,“馳騁”乒壇多年,最終只混個手熟,見其計戰(zhàn)術捉襟見肘,不忍卒看,便枉費了數年的心血!
如果想對付好弧圈,更要抽出時間專門練克制弧圈的技術,具體包括:擋接,推擠,直板反面快撕,直板反手攻打弧圈,正手近臺快帶,中遠臺的反拉以及正手攻打弧圈等。練習時,這些技術也不是面面具到,必須結合自己的打法有側重的練習,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左推右攻打法的選手著重練習推接,推擠,反面快撕快帶,正手快帶,攻打和反拉。值得一提的是,正手攻打弧圈是打出左推右攻打法風格的關鍵技術,必須多加練習。
在練習對付弧圈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我們著重對付的是何種弧圈。前沖弧圈速度快,沖力大,業(yè)余選手欲從容應對,談何容易!對于前沖,基本方法是退后半步。
借其旋轉和力量,擋或帶擊過去,用不同落點干擾對手抑制連續(xù)拉球,造成對方失誤或伺機尋找攻防轉換的時機。高吊弧圈是我們主攻的方向。原因有二:第一,業(yè)余選手常用此法過度或尋找機會;第二,前沖容易接力而高吊弧線較短近網且慢,不易接力,退防易漏球。由此,高吊應該是我們攻克的難點所在。
回擊高吊弧圈關鍵是重心拔高迎前,對準來球。反手最有威脅的技術是反面快撕,反面便于壓板蓋住來球,需要強調的是一定在上升期主動發(fā)力擦擊來球,否則手軟不是失誤就是給對手可趁之機。反手攻打比較困難,練習難度很大。
正手最具威脅的技術是堅持蓋打高吊弧圈,用力量抵消旋轉。擊球時間在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部位是中上部,需要強調的是攻打弧圈時板形不可過于前傾,否則容易打滑,尤其是正膠更應注意。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高吊弧圈已不是那種又高又慢的弧線球了,擊球者運用手上精細的微調將弧線控制的比較低平落點深長且旋轉很強,比如德國后期之秀波爾的高吊令國手們著實棘手。廣大的業(yè)余球手也意識到降低高吊弧線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回擊好低弧線的高吊具有極強的前瞻性。
對于左推右攻打法,必須堅持能打的則打,不能打的退后半步反拉的意識,使用近臺快帶弧圈技術需要極強的控制力,而且如果速度落點出不來,面對有相當實力的業(yè)余球手,同樣會被其拉死。因此,筆者認為快帶不是長宜之計,練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包打天下。反拉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一,替前預判,退后半步,尋找合適的擊球點;第二,轉腰拉手要小,高手引拍,高點或下降期,觸球頂部,主動發(fā)力擦擊;第三,手腕在觸球一剎那要微調,包住或吃住來球。
何謂吃球?其實就是揮拍速度要大于來球速度,這樣就能使球在拍上停留的時間長一點,有種穩(wěn)定感。究竟是觸球正部還是側部,據需要而定。沒必要模仿老瓦一味觸球側部,觸球側部雖能閉轉和拐大角度的彎,但同樣容易打滑,而且弧線較高,速度較慢,對于手感的要求很高。第四,反拉后注意放松還原,不斷調整擊球位置,作好打拉鋸戰(zhàn)的準備。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擊球動作的完成,必須依靠腰髖作為動量傳遞的媒介,不用腰僅用手臂擊球或濫用腰,命中率,殺傷力可想而知。
練習方法:(1)陪練者發(fā)下旋球,練習者搓長球,陪者拉起,練者可有目的的采用前面提到的方法還擊。(2)練者直接用球拍制造上旋球至對方,然后退后進行相持反拉的練習。要求:(1)先從定點打起,然后練不定點。(2)用中等力量練習,過輕或過很無助于訓練。(3)最好用多球練習。(4)練習板數據“乒壇競技診斷”一書,每次應保證練60——110板,才能確保在教短的時間內形成防御弧圈的良好動力定型。
總之,乒友們只要持之以恒,開動腦筋,刻苦練習,總有一天,能從容應對,而不必望弧興嘆。
閱讀上一篇:網球比賽如何有效利用在網球場上的每一分鐘?
閱讀下一篇:奧林修斯夏令營營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