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領導形象的載體是領導者。領導者是領導形象建設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一方面,他通過在行使公共權力過程中所顯示的行為特征和精神風貌來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樣的領導者,就有什么樣的領導形象。一個創(chuàng)新、務實、廉潔、高效的領導者就會產生良好的領導形象。反之,一個守舊、虛假、腐敗、低能的領導者就會產生惡劣的領導形象。另一方面,他通過運用各種傳媒手段和溝通途徑,使公眾在了解領導目標、過程、體制和方式的基礎上形成符合客觀實際的領導形象。
第二,領導形象的內容是公眾對領導者的價值理念、氣質、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體印象和綜合評價。這種印象和評價淀積于公眾的社會心理之中,這種社會心理實際上是領導者內在素質與外在能力的一種有機反映。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心理是對領導形象在思想感情變化上的一種互動,它往往通過印象和評價表達出來。公眾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形成對領導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經形成,公眾便會從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斷,分析得失、優(yōu)劣,最后總結出對領導者的綜合評價。
第三,領導形象的評價者是領導者所面對的社會公眾。社會公眾是領導形象的感受者和評價者。一方面,社會公眾作為整體是產生、監(jiān)督和罷免領導者的權力主體,領導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公眾評判的依據。另一方面,社會公眾中的個體,在與領導者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對領導者的感知和判斷,雖然這些感知和判斷是公眾個體意識的產物,但正是這些個體意識的總和才構成了絕大多數公眾的整體意識,并最終對領導形象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