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目前國內(nèi)和美國的籃球水平還是相差了不止一個檔次,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我們的青少年功課太緊運動時間少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國內(nèi)一些傳統(tǒng)的籃球理念和美國也有差距造成的。所以,籃球夏令營這篇文章寫在這里,意圖在給各位初接觸籃球的朋友們講解一些我們國內(nèi)存在的一些投籃方面的誤區(qū),以免以后受到誤導。
1、投籃動作不需要去改正:
這個問題前面有個專門的文章說過了,這里也不多說。但是國內(nèi)普遍的這種理論確實耽誤了不少朋友的成長。我前面剛剛寫了一篇《從相貌和體型去辨別對手的技術特點》的文章,從此篇文章中各位也會知道,如果各位不去刻意改進自己投籃動作的話,任意尤其自行發(fā)展下去的話,最后這個技術動作就會發(fā)展到其中的一個類別,而各位從此文中也都知道,除去最后的那個全能類型意外,剩下的往往都有一些缺陷的。所以,如果想要避免,以及想要讓自己的身型和技術能夠完善和全面的話,就努力的去改進你的投籃動作吧。
2、空手心的理論:
這個理論,其實本身也不能說是錯,而是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錯了,手心,到底有多大呢,其實也就是五角錢硬幣的大小,所以空手心呢,實際應該是看不出太明顯痕跡的。而國內(nèi)普遍把空手心理解為了空手掌,全國各地普遍有很多人,只是單純的用五根手指撐住球撥球投籃,而整個手掌幾乎都不接觸球,全都空出來了。這個問題是需要初學者去注意的,如果遇到比較偏激的空手心理論者,盡可能不要去受到他的影響。尤其有些時候個別教練都會這么教你,因為很多教練在自己打球的時候就不是技術出色的球員,所以他們的個人技術未必很好理論也未必正確,要有判斷的去聽。
3、弧度低而不去在意:
這個是目前國內(nèi)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甚至有些人看到別人弧度高反倒是去嘲笑,實在是有坐井觀天的感覺了。實際上,我們國家和美國的投籃理論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對投籃弧度的理論上,美國的人,不管什么階層,都在社會上早就聽過流傳廣泛的“不管什么樣的投籃動作,一定要向高處投,盡可能的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60°出手點。為什么說美國人就只是有這一點優(yōu)勢,就在全局上比我們強出很多呢?原因很簡單,只要是掌握了高弧度技巧的朋友恐怕就都會明白的,這樣的出手技巧,會比普通弧度高出很多的命中,并且容易空心,而且更加穩(wěn)定。所以呢,除去弧度這一個要點,剩余的問題中美兩國基本一樣,也都是有雙手的,也都有頭后的,也都有右肘外拐的,但是美國那邊依然命中跟高,問題就出在弧度上面。美國人基本都知道投籃要高高的投出去,而我們國內(nèi)卻大都不在意。
4、不練身體和力量:
即使是投手,也是需要力量的,一方面遠投畢竟還是需要些力量的,另一方面,跳投的技巧也需要一些力量的支持,而且中投也有可能會遇到干擾,如果力量強一些的話,就不容易受到干擾,命中更為穩(wěn)定了。而國內(nèi)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是太多人不愿練身體只是一味的躲著打。
5、沒有整體節(jié)奏感:
這是個大問題,尤其出現(xiàn)在很多腿部力量稍差的朋友身上。包括了很多投籃很準的人,動作不成模式,軟綿綿的像棉花一樣的感覺,全身感覺都好像面條一樣是散的。腰不挺,背不直,胳膊彎曲著,手腕和手掌形狀也不固定,還經(jīng)常伴有雙手投籃,每次投籃都感覺是受到驚嚇而起跳的,有時候甚至感覺跳了還不如不跳。這類朋友最大的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正式比賽總是命中太低,但練習時候卻命中率極高。這就是因為練習一直不注意細節(jié),懶懶散散的練習長期造成的。練習的時候就動作隨意,節(jié)奏隨意,到了比賽一逼搶,動作就變形找不到感覺了。
6、純正面投籃:
這樣的動作表面看起來,正對籃圈有利于進球,但實際上兩臂很難協(xié)調(diào)動作,容易造成投籃不穩(wěn)定。這一類人里面也會有投籃準的,也有職業(yè)球員。但問題是,這些朋友往往都沒有真正的去嘗試過側身投籃,是很遺憾的。這個問題會在之后的正式教程里面詳細寫。
7、不會跳投:
籃球夏令營發(fā)現(xiàn)很多籃球場的朋友一看動作就知道,從沒練過跳投的技巧,都是在比賽中養(yǎng)成的,往往伴隨著后仰的趨勢。跳投在現(xiàn)在籃球當中,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術,不會跳投就喪失了非常多的投籃機會,而跳投技術不扎實也會對球隊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朋友不以為然,但是翻過頭來看看美國,那邊很多人三分球也都是一直練習的是跳投的。這是我們的差距。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金杯之杰籃球夏令營突破和投籃經(jīng)驗分享
閱讀下一篇:暑期籃球夏令營詳談籃球中投技巧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