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比賽中,暑期籃球夏令營小編認為很多時間中都需要用到中投。所謂的中投,就是中距離投籃,英文中叫做JUMP SHOT,是籃球運動當中一種基本的得分方式。
中投的時候,投籃隊員要與籃筐拉開一定的距離,但又不能太遠(3分線以內,3秒區(qū)以外),這樣投出的球就叫“中投”。
中投優(yōu)點:中投不象禁區(qū)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青少年選手可能會因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中投,那完全可以暫時放棄,否則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錯誤動作會影響自信心,使以后力量達到要求后也難以獲得理想的跳投技術。
一般情況下,中投分為彈跳中投、急停跳投、后仰中投、拋手投籃。
一、彈跳中投:
動作要領:小腿彎曲,把力量集中在腿肚上。隨后舉起手臂,兩只手臂形成“V”字形,把籃球舉過頭頂,用力跳起,順勢用手甩出籃球。
手的動作: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形成“T”字形右手食指按在球面圓心,注意撥指,食指最后離開球,注意不要左手往出拋球,這樣會影響球的路線。
二、急停跳投:
動作要領:最好先找個好球鞋。在跑動時注意腳步動作,急停時兩腳要成正“八”字型,這樣利用腳內側摩擦力停住,立即跳起,投籃。
三、后仰跳投:
動作要領:需要一定的滯空能力,在彈跳中投基礎上,起跳時身體后傾,可以防蓋。
注意事項:不要后仰過度,否則會摔倒。
四、拋手投籃:
有些類似勾手,但又不同。在背對防守者時,突然轉身,用單手把籃球投出,注意,是單手,這時,另一只手完全沒用,其他動作和普通中投一樣。
中投練習方法:
1、力氣的問題:
既然讓這樣考試就說明絕大部分的人力氣肯定是夠的,所以不必給自己找借口。即使你不幸剛好是從小就坐第一排的!要知道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力量上的不足都可以稍微靠技巧來彌補一點點啦,所以啊只要稍微下一點點工夫在技巧上就好了。
2、單手和雙手投籃:
作為力量比較小的人,雙手比較容易投一些,但是單手也一定要學,可以互相換著休息,而且:單手投籃技巧掌握好了比雙手容易進球一些,我的感覺。也可能是我練的時間短吧,我也不知道那些打的很好的人都是喜歡用雙手還是單手投籃。
3、雙手學習最重要的注意事項:
其實大部分人身體協(xié)調能力都挺好,在胳膊沒有疲勞,而且投籃姿勢正確的時候,唯一不進球的因素就是左手和右手的天生力量存在差別,也就是說你覺得你往兩只手用了一樣多的力量,但是其實是不一樣!多練練琢磨好其中的差別,觀察籃球旋轉的情況所顯示的手用力的平衡予否,調整成一樣的力道。
4、單手投籃:
如果說雙手是把籃球送出去,單手就是推出去。
推,顧名思義不是只靠胳膊就能使勁推,我們推一個東西的時候手掌要加力,手腕也要加力支撐。
總的來說單手投籃決定性的動作——也就是決定籃球運動軌跡的動作,是最后一刻甩手腕的力量啦!
胳膊的力量只是為了把球加速到一個合適的初速度和一個大致的方向,甩手腕決定它的飛行狀態(tài)。
甩手腕這種動作,用腳后跟想就知道和力量沒有太大的關系,即使你想使出吃奶的力氣來甩,手腕的發(fā)育程度也肯定不會讓你如愿以償,所以掌握這個動作要靠多感受它的技巧,也就是說,當你推籃球——使它已經具有差不多的初速度,已經可以出手了之后,這時候就該最后的關鍵的一錘定音的一下,你的胳膊不要在這時猛然加力,練習的時候甚至可以刻意的比前0.1秒還放松一點點來糾正初學者容易犯的在最后一秒猛然向籃球加力的錯誤企圖。
一句話,出手的關鍵時刻需要你不再關注力量,而是專注于甩手腕的動作。偶是這樣理解這個理論的,因為其實缺乏運動細胞的菜鳥不是很會控制自己肌肉的力道,只專注于一個部位的用力還好些,如果整個胳膊上每一塊肌肉都猛然加力,你就顧不上精確的控制你的力道,當然更沒法控制這樣發(fā)力最終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不只是投籃,所有運動中,動用太多不必動用的肌肉必然會導致動作僵硬,而僵硬的動作都會變成走形的動作。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籃球夏令營指出常見投籃姿勢誤區(qū)
閱讀下一篇:籃球教學夏令營獨家1對1防守秘訣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