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唱簡單的童謠
喜歡唱唱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不妨多為孩子挑選一些活潑歡快,歌詞簡單易懂的童謠,時常帶著孩子聽聽、唱唱、跳跳,同時引導孩子關注童謠的節(jié)奏,音色,旋律的起伏,樂曲的情緒等。讓孩子喜歡音樂,帶著愉快的情緒感受音樂。
背景音樂
與前面主動地感受音樂不同,這里是指讓音樂成為周圍環(huán)境的一部分,譬如,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玩耍的時候放一些音樂,讓孩子身在音樂環(huán)境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音樂的元素,增強樂感。有時,播放背景音樂還能達到一些特殊的目的。當孩子過度興奮,和緩的音樂能幫助孩子穩(wěn)定情緒;下午當孩子昏昏欲睡時,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可以振奮精神。
游戲
不少孩子很喜歡玩音樂游戲。譬如,敲碗打盆,跺腳拍手;爸爸拍手拍出一個節(jié)奏,讓孩子模仿一下,也可以讓孩子做示范者,用自己發(fā)明的節(jié)奏來考考爸爸和媽媽。在易拉罐里放上數量不同的豆子或石子,有節(jié)奏地搖晃,或輕或重,或緩或急。人手一個,一家人就可以開一個“沙球”家庭音樂會了。
樂器
學習樂器需要手眼協(xié)調分工,這對帶動孩子其它方面的智能鍛煉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4歲以前的兒童,由于小肌肉還沒有發(fā)育完全,學習樂器可能有點勉強。再加上小年齡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又比較喜歡玩,枯燥單調的樂器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有可能會造成他們的厭煩情緒,所以,學習樂器最好還是在孩子4歲之后再進行。
各種音樂會
家庭有濃厚的音樂氛圍固然重要,帶孩子參加各種音樂活動,進入藝術的殿堂也是很好的方法。音樂會、芭蕾舞、歌劇、各種演唱會和各種音樂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參加,讓孩子接受藝術的熏陶。這些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等,尤其能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yǎng),陶冶審美情調,開闊藝術眼界。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閱讀下一篇:換位思考激發(fā)孩子潛能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