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不應該順應孩子的喜怒哀樂?同時作為父母我們又應該如何合理的順應呢?
暑假小學生夏令營專家表示因每個人對孩子教育方式不同分析如下:
看對孩子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上е袊О倌赀^去,我們依舊在此純熟地運用這些教育方法。 可是這當我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此站在了道理制高點,在此利用成人世界的規(guī)則和邏輯,卻很少順著孩子的眼睛,真正去理解他的想法,解決他的困惑,成全他的渴望。 把教化當做教育,這樣的教育,不如放棄。
順應孩子的喜怒哀樂
3歲以前,孩子本身處在認知矛盾中,意識中的自己還可以掌握世界,但現(xiàn)實中他們連指揮父母都做不到,他們弱小而天真,我們卻常常不自覺把他們放在成人的標準里,指責他們“無理取鬧”、“沒事找事”、“喜怒無常”。 電影《馴龍高手》里,部落統(tǒng)領偉大的斯托里克靠武力馴化了無數(shù)猛龍,但對于傳說中最強大的“夜之怒龍”他束手無策。他的兒子小咯咯常?;孟胱约嚎梢韵窀赣H一樣馴龍,但每次出征都因為力量弱小淪為笑話。
一天,他邂逅了“夜之怒龍”,慌亂過后,他驚訝發(fā)現(xiàn)對方只是只受傷的龍寶寶,心有憐惜的他不知不覺放下所有馴龍規(guī)則,幫它療傷、陪他玩耍,溫柔以待,甚至陪他落淚,奇跡出現(xiàn)了,“夜之怒龍”成為他最好的朋友和侍衛(wèi),成為他專屬的“無牙”。 我們要面對的孩子, 既是對世界有自己獨特理解和感知之道的小咯咯,更是看似張牙舞爪,實則索求加倍關愛的龍寶寶“無牙”。不妨適當?shù)胤艞夁壿?,相信感覺,因為愛和尊重,是抵達他柔軟內心的唯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