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有一些孩子的錯誤行為,會需要考慮到孩子當時所處的情境,你要再再考慮是否懲罰。
小學生心智夏令營小編整理了一則小故事供大家參考下。
比如有一次,是我和女兒帶兩歲的外孫女去餐廳吃飯,在此之前,女兒就已警告這外孫女用餐時不可尖叫。然而,可是外孫女的對面剛好坐著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在玩玩具汽車,還會不時向小孫女炫耀,眼看到小孫女受了刺激后,開始興奮,開始尖叫。在此像這樣的情境,不必立刻懲罰她,因為這個幼齡的孩子并不是故意違背父母,而是被引起的昂奮情緒的自然反應。這時父母只需輕聲提醒,設法使她安靜下來。
在孩子的錯誤行為面前,父母需要懲罰或訓練孩子。雖然不是每一個錯誤的行為都要經(jīng)過懲罰的,但是每一個錯誤的行為都必須經(jīng)過糾正和訓練。你知道懲罰孩子和訓練孩子的區(qū)別嗎?
定義上:
懲罰是管教和責罰孩子。訓練則為糾正和教導孩子。
目的上:
懲罰在于制止惡行,是針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和過去的行為。訓練在于糾正做過的事,重點在于讓孩子知道,將來應該怎么做,引導孩子未來的行為。
出發(fā)點:
懲罰針對的是錯誤或惡的行為,看重做錯的事情而不太關注做錯事情的原因。訓練則是針對孩子本人,父母會用一種同情的心,去估量孩子的感受
過程上:
懲罰的時候大部分是在紓解施罰者(父母)的情緒。訓練則更加關注受罰者(小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