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生夏令營導讀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就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而是要對孩子未來的期許和培養(yǎng),這其實也是家長對孩子負責的表現(xiàn)。
一次,我朋友那里辦事。下午的時候,看到朋友接到她7歲兒子打來的電話。兒子會在電話里跟媽媽說,他現(xiàn)已經(jīng)把米飯燜上了,正在炒菜呢,可是發(fā)現(xiàn)冰箱里沒有西紅柿了。
當朋友在把這些內(nèi)容告訴我時,我吃驚不小。這是一個7歲的小男孩,怎么懂得會在媽媽沒有回家的時候主動去做飯?在問朋友是怎么做到的,朋友這說兒子上小學后,她做飯的時候會把兒子叫到廚房,告訴兒子哪些菜怎么做,有時候她下班回家晚了,就會打電話讓兒子去做她教過兒子的那些菜,讓兒子做好了等媽媽回來吃。慢慢地習慣了,兒子回家看媽媽不在,就會自己張羅著做飯吃。
這位朋友還告訴我,她的兒子不僅能自己做飯,在媽媽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還會照顧媽媽。一次她說有點頭疼,在沙發(fā)上躺著,兒子就給她倒了一杯水,并給她身上蓋了床毯子,自己才去寫作業(yè)了。
這位朋友是做家庭教育工作的,她說沒有別的訣竅,只要讓孩子去做,孩子就愿意去做而且能很快學會做。至于孝順,她說你只要告訴孩子說你不舒服,孩子自然就會照顧你。也就是說,要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覺得可以為媽媽做一些事情,以此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