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酷學酷玩夏令營介紹父母在孩子交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介紹,讓孩子在成長中有更好的人家交往能力。
1.引導者。
比如,去別人家做客,要教育孩子有禮貌;家里來了客人,要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幫助做些接待事宜;成人間談話,如果沒必要讓孩子回避,可以讓他們參與,并允許他們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他們學習人際交往的極好機會。若孩子敢于在別人面前說出自己的看法,父母對此應給予鼓勵,對他們正確的見解及時進行肯定。對孩子的一些不妥做法,如只顧自己說話,隨便打斷別人談話等,要及時提醒,并在事后進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導。
2.創(chuàng)設者。
父母要歡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們在一起時對家中清潔與秩序的“破壞”,可巧妙地抓住這一時機培養(yǎng)孩子們自理的習慣和能力。給孩子們足夠的交往空間,允許孩子們單獨在一起說“悄悄話”、進行“秘密”的小活動。
3.監(jiān)控者。
由于孩子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低,因此積極監(jiān)控孩子的交往狀況、預防同伴交往帶來的不良影響是必要的。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沖突和爭執(zhí)是很自然的,父母不應過多干預,要盡量讓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通過獨立解決沖突和爭執(zhí),使他們學會協(xié)調(diào)、同情、忍讓等處世技巧,這往往是在與成人的交往中學不到的。
4.榜樣。
榜樣的作用總是無窮大,大人的待人處事之道給寶寶的影響是深刻的。你同鄰居熱情地打招呼,和小朋友問好,然后寒暄,最后道別說“再見”,整個過程都被小家伙記在心里。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他就知道要如何自如應對了。
每個人都不是一出生就會與他人相處的,社交經(jīng)驗需要一點點地積累。當孩子不再拒絕和他人交往的時候,父母應該進一步鼓勵孩子,并告訴他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如打招呼時聲音要清晰,眼睛要看著對方等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以身作則才能培養(yǎng)出禮貌、大方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