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一生一帆風順,在生活中我們??匆娺@樣的情景,有人事業(yè)風光,有人下崗失業(yè),但面對孩子的需要時,毫不猶豫的付出,哪怕超出自己的能力,也要滿足孩子,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們依然抱怨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或者是“官二代”文化探索夏令營老師提示:原因何在?做父母的不妨想想,你對孩子真的不夠好嗎?還是孩子太過自私,不體諒父母的辛苦,還是父母事無巨細的溺愛扼殺了孩子體驗生活的本質。
在繁瑣忙碌的都市生活下,很多父母都有一個通病,全身心的付出必須要求孩子全身心的回報,這樣的回報不是生活而是成績,常聽家長說“你這成績對得起誰,我們?yōu)槟阕龅搅藰O致”而孩子的反應大多一副無所謂的表情,甚至我學習是為了父母,未來反正我也做不了主,沒出路難道爹媽還不養(yǎng)活我,我想現在大多數啃老族,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
家的生活是什么摸樣,總結起來就是兩種表象——苦與樂。什么叫苦與樂呢?膚淺的說,就是生活富足,衣食無憂,但是深刻的從精神層面來說,身心愉悅才叫樂,身心艱苦才是苦,誰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蜜罐里長大享受生活明媚的陽光,但是,父母都知道,生活有甘甜就有雨露,有陽光就有風霜,生活對辯證法有了最完美的演繹,我們在孩子未成年前給了他們最好的生活,那以后的挫折誰會為他遮風擋雨?
有一位哲人說過“要想有所作為,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須去面對一些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你得像斗牛士一樣去勇敢的面對,征服,這是每個人必須學會走的第一步”“生活最寶貴的是什么,是壓力,大大小小的壓力,才是生活的動力”我的女兒曾經跟我說“媽你最好別干涉我的選擇”語氣相當嚴肅,都說青春期是最善變的年齡,對于她的執(zhí)著我也只當一種動力,希望這是從平庸到成功的階梯。
事實上,我的潛意識里也要求女兒唯有成績論成敗,因為這樣的強勢教育,放假我跟女兒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但是對于她吃了睡,睡了玩的生活,從最初的氣憤到焦慮,生活中少了和諧的音符,逆反的青春期總是你要求什么,她必反之。幾次過招之后,我痛定思痛的開始思考,是不是我的要求像鉆進瓶子里的章魚,慢慢囚禁了自己,在遇見苦惱,煩悶,失意時,也一味的往里鉆,然后讓女兒隨我一樣,結果是越想越惱,越惱越生氣,越生氣越感覺女兒的“頹廢”慢慢的思想就越來越失去光澤。
文化探索夏令營老師表示:教育上的很多悲劇多數因為家長的憤怒引起,有一次,女兒跟我說“媽,其實你是最好的媽媽,但就是愛嘮叨,太強勢,你和風細雨的說,我是會聽的”說的我無地自容,憤怒是最無能的表現,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能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言行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反過來克制情緒,無論多么糟糕,都應努力駕馭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做到心平氣和,真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尤其在孩子的教育上。
看過一本書,說的是給人生留一段空白,其實我想說“給孩子的人生留一段空白”是做父母畢生要修煉的,用理智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是陪著孩子長大,不能用成年人的世界要求他們,有些跟頭是必須摔的,有些道理只有在苦難中體會,幸福的人生是在智慧中得到快樂,人生在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棱角,父母早早的磨平,你讓孩子們拿什么去磨練今后的人生。
文化探索夏令營老師表示:做父母的,適度做出讓步,以柔克剛,或選擇迂回的避讓,多一份智慧,少一份指責,讓孩子在快樂中體會生命的美好,給孩子的人生留一份余白,讓他們自己去填寫自己的未來……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文化夏令營分享教育孩子,思維比知識更重要!
閱讀下一篇:傳統文化夏令營解讀感恩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