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一個童星秦培然的媽媽在網(wǎng)上突然曝出了一段劇組花絮視頻,直指“明道對小演員耍大牌”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只見視頻中明道正在拍攝,黃奕的懷中還抱著一個六七歲的童星演員,不知什么原因,他對這個小女孩爆了粗口。
視頻一經(jīng)發(fā)出,網(wǎng)友紛紛指責他對孩子太過分!其背后的隱情又如何呢?
01
明道對孩子爆粗口為何被贊?
事情經(jīng)過是這樣,明道和黃奕等人在劇組拍攝,還有一個小童星秦培然,但在現(xiàn)場這個童星說什么也不配合,動來動去,耽誤大家的時間,就是要自己玩。
于是秦培然媽媽曬出的視頻中,秦培然與明道、黃奕拍攝視頻的花絮。秦培然坐在黃奕身上,動來動去,顯然很不想配合,大家都在工作極限的邊緣,狀態(tài)疲憊。
黃奕怎么勸都勸不住,拍攝也因此無法進行,一旁明道見狀,當即發(fā)脾氣道:MD,不要耽誤我時間。
于是明道開始黑臉,隨后起身離開,甩臉而去,直言等小女孩玩完了,再進行拍攝。
很明顯她發(fā)出這樣的視頻是希望大家對明道多加指責,存在惡意抹黑的嫌疑,可事情發(fā)展卻沒有如她的意。
視頻發(fā)出后,網(wǎng)友不僅是幾乎一邊倒的力挺明道,作為演員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工作,她必須和大家平等,不能因為只是個孩子,就獨享特權(quán)。
從其他演員的臉上不難看出,她確實耽誤了大家的時間,還顧自地玩鬧,不聽勸阻和安排。
在工作中,時間就是金錢,耽誤了他人的時間和工作,無論是不是小孩子,都得被管教。
她不懂事,家長也不不加以教育。在這樣的情況下,網(wǎng)友就忍不住替她媽媽“管教”了,紛紛去小女孩的賬號下面評論“熊孩子”、“沒家教”......
其實這件事情中,明道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不該在孩子的面前爆粗口,可以適時制止,或者暫停工作,讓家長教育,這樣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個不太好的榜樣。
可秦培然的父母更是有問題,教育沒到位,只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現(xiàn),而忽略了其內(nèi)在教育。
道理如是,“沒素質(zhì)”的孩子到哪,都不會受歡迎。
秦培然的父母有足夠的經(jīng)濟條件,培養(yǎng)其琴棋書畫的藝術(shù)能力,卻沒有帶她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明白更多人生道理,這是教育失衡的表現(xiàn)。
02
沒有教養(yǎng)的孩子究竟能不能負責?
沒有教養(yǎng)的孩子到底會為他的行為付出怎樣的代價?
一家電影院內(nèi),屏幕、設備總是會播放著提示:貴重物品,請勿觸摸??善陀行芎⒆訉@樣的東西手癢,忍不住破壞。
去年五一期間,有一家電影院散場時,一個小男孩對著大屏幕一陣拳打腳踢,直到人走的差不多了,他的父母也沒有出手阻止。
而后工作人員與其父母溝通賠償,他們卻質(zhì)疑起值不值得賠償。
無奈工作人員報警:屏幕已經(jīng)損壞,必須進行更換,而這樣的損失不會有人為其承擔,只能是孩子的父母負責。
這就是熊孩子的由來,父母沒有做到應盡的教導義務,無論孩子所犯的錯誤如何,都需要學會為其行為有擔當。
沒有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指責“沒教養(yǎng)”,但他們有時候太過專注于孩子的學習、興趣愛好方面,很容易忽略了孩子品德、教養(yǎng)的培養(yǎng)。
開放二胎家庭之前,很多孩子是家中眾星捧月的對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獨寵其一人,甚至恨不得摘星星摘月亮,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惡習。
對長輩沒有基本的尊重,說話不顧慮他人感受,橫沖直撞,時間一久,就成了沒有修養(yǎng)的人。
教育家朱熹有云:“涵養(yǎng)致知力行,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不難理解,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教養(yǎng)是最重要的名片,其次是他的知識學識,最終才是愿意去努力上進的態(tài)度。
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是處處懂得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同理心;言行得體有禮貌,高情商;能夠自我約束的自制力。
如果孩子確實有不懂事的地方,可能家長對孩子的教導、講的大道理,孩子輕易會忘,或者就算聽了也不一定會實踐。
但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加會不加思索地模仿起來。
最怕的就是家長嘴上教孩子一套,自己的言行舉止卻是另外一套,這樣的教育是沒有說服力的。
03
行高志遠 需見教養(yǎng)
養(yǎng)出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最關(guān)鍵的就在于家長樹立好榜樣,注意言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積極的影響。
那么對于父母來說,怎樣培養(yǎng)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呢?
換位思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去考慮事情,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當大道理行不通的時候,身體力行是最好的“說教”。不要以牙還牙,而是讓他明白自己說出口的話會給其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傷害。
尊重他人
除了會換位思考外,有教養(yǎng)的人還需要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隱私,只有付出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希望孩子受到別人的尊重,就從尊重別人入手。孩子的良好言行的培養(yǎng),始于父母對其日積月累的教導。
父母務必重視孩子道德方面的培養(yǎng),才能讓他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學會感恩
讓孩子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學會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
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引起的反應常常是今后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孩子未來能行多遠,站多高,看得不僅僅是他的學識能力,還有內(nèi)心的教養(yǎng)深度,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好的“教養(yǎng)”。
良好的教養(yǎng)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財富,當父母遵守基本的修養(yǎng),就是在給孩子做良好的榜樣,莫過于對孩子詮釋最好的愛的方式。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