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近《親愛的》原型孫海洋歷經(jīng)14年尋子路后,終于找到了丟失的兒子孫卓。14年的擔(dān)憂、希望與失望,在和孩子相認的瞬間都化成了喜悅與激動。
孫海洋認親的直播現(xiàn)場視頻被廣泛傳播后,當(dāng)所有人都在關(guān)注這個尋親成功的家庭時,但鮮少有人知道背后其實還有另一個被拐孩子——符建濤的功勞。
01
符建濤:帶著被拐記憶生活14年
14年間發(fā)出了數(shù)千條尋子微博的他,終于可以通過自己的微博公布兒子孫卓的最新照片:
“14年又57天后,他(孫卓)已比媽媽高出一個頭,還給我?guī)淼耐撂禺a(chǎn)。他就是我們大家這么多年一直努力尋找的孫卓……”
而另一名被拐的山東少年符建濤真的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孩子,孫海洋能夠和孫卓團聚,全是符建濤的功勞。
4歲的符建濤原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孩子,出名的淘氣包,上樹撒歡,挖紅薯蹚池塘,簡直無所不能,村子里的大人們都讓自家孩子別和他玩。
但活潑開朗的符建濤心里卻有一根刺,14年來隱隱作痛。他知道自己不是養(yǎng)父母親生的,也記得自己的兒時回憶,所以非常煎熬。
雖然和孫卓同歲,但符建濤一直記得自己是被拐來的,之所以不敢報警,并不是因為害怕養(yǎng)父母打他,而是他過不了心里的坎——
母親那句“再不聽話就把你賣了”,時時回響在他的耳邊。導(dǎo)致來到了新的家庭后,他一直認為自己是被親生媽媽賣掉的,默默地接受了被拐的命運。
符建濤的母親彭冬英尋子路上也飽受坎坷,那是一個“黑色的星期五”,她帶著沒做完作業(yè)的大兒子在家學(xué)習(xí),小兒子下樓玩耍后卻再也沒有回來。
“那個保安說他有朋友,有很多小狗,可以一起玩。”符建濤回憶在母親尋找他的數(shù)小時前,符建濤被城中村附近的保安吳新銀帶到了東莞。
一起被帶走的還有一位叫孫卓的孩子,就是電影《親愛的》里面的被拐兒童原型。兩個孩子的緣分就此緊緊相連。
02
人間清醒的符建濤
默默強大自我找尋父母
符建濤是個聰明的孩子,也有一定的邏輯能力,他雖然覺得自己是被媽媽賣掉的,但也存疑是不是被拐賣了。
他計劃著等自己長大成人,有了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后再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揭開困惑了自己多年謎底“自己到底是被拐還是被母親賣掉的”。
在上初中后,符建濤掌握了基礎(chǔ)的生物知識后,通過確定自己和養(yǎng)父母的血型,再次確定了自己與養(yǎng)父母沒有血緣關(guān)系,自己并不是他們親生的。
于是在隱瞞現(xiàn)在的“養(yǎng)父母”的基礎(chǔ)上,乖巧聽話地生活、學(xué)習(xí),在家里是乖孩子,在學(xué)校也是非常優(yōu)秀,他堅信早早獨立就能找到父母。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公安部在舉行“團圓行動”DNA比對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符建濤的線索,并很快地聯(lián)系到了符建濤。
當(dāng)時警方對符建濤說:“你是被拐的孩子。”符建濤很平靜地點了點頭,并向警方描述了自己當(dāng)年被拐的整個過程,他們非常詫異。
因為在他們遇到的被拐孩子中,大部分孩子都不記得自己是怎么被拐的,甚至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承認自己是被拐孩子的事實。
母子見面后的符建濤特別地感動,他很感謝媽媽14年都沒有放棄過他,他離開家的14年里,他也從來沒有忘記過母親,忘記過他兒時在母親身邊的點點滴滴。
在未來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彌補媽媽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他會努力考上一個好大學(xué),多陪伴自己的親生父母。
符建濤和很多孩子被拐賣時的年齡差不多,可他對自己的小時候回憶細節(jié)記得非常清楚,很有邏輯,他知道該怎么去確認自己的疑惑。
說明當(dāng)孩子面臨這樣的危機時,需要有足夠的應(yīng)變能力來脫離危險,還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找到解決辦法,還需要強大的思維邏輯。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