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大染缸,藝術家沉浸在自我塑造里,而明星在追名逐利中嗅到欲望的快樂。
但是在多少人夢牽夢繞的上戲學院開學典禮上,演員胡歌卻作為學長,告誡了即將走入藝術殿堂的學弟學妹們:
“上海戲劇學院是培養(yǎng)藝術家的地方,而不是培養(yǎng)明星和偶像的夢工廠。”很現(xiàn)實也是很多人難以明白的一個道理。
01
胡歌:人類高質量學長
胡歌在圈內(nèi)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從稚嫩的小伙子到現(xiàn)在的前輩,不知道經(jīng)歷了多少的人情世故,也看到過多少為了資源附庸資本的年輕人。
所以他說:
“在座的同學將來或許會成為編劇、導演、演員、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等等,這些將會是你們的職業(yè)。
你們將來會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影視創(chuàng)作,這將是你們的事業(yè)。
但明星或偶像,僅僅是附加在職業(yè)上的光環(huán),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將直接影響你未來幾年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
敬畏藝術、熱愛藝術會讓你的格局、審美、學習的目標、創(chuàng)作的初衷都隨之改變。”
一語畢,他自謙道:“我并不是你們學習的榜樣,應該是一個‘反面教材’。”
如此謙卑的態(tài)度,調(diào)和著胡歌平凡卻又不普通的演員生涯,其中喜怒哀樂都攪和在他一心向學的思想中。
當下娛樂圈盛行奶油小生,即便是尊崇流量的時代,質量演員的存在還是不可缺少。
胡歌就是這樣的一個實力派,內(nèi)心有沉淀,表演為藝術,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樣的事情,但還是經(jīng)過了世事的調(diào)教他才明白這些道理——
相信很多人對胡歌的初印象都停留在《仙劍奇?zhèn)b傳》吧,2005年畢業(yè)的他,因出演《仙劍》而因此正式成為偶像明星。
彼時的他卻因機會難得,很珍惜這部戲,而放棄了緊湊的學業(yè),當別的同學都在努力學習課業(yè)時,拍戲占用了他很多時間。
當他意識到掌握的專業(yè)技能和基本功也配不上野心,就只能再“回爐重造”,為了回歸本心,他花了接近十多年的時間,積累、搜羅、吸收、沉淀......
正如他在上戲的開學典禮上所說,人的一生中,出名的機會、賺錢的機會有很多,可是在最好的藝術殿堂里學習的機會就只有這一次。
好在,胡歌已經(jīng)及時“自我喚醒”,他對藝術保持著十年如一日的熱愛與敬畏,也告誡還沒有踏上藝術旅途的學弟妹們“保持初心”。
也許出于學長的美好愿望,他還說道:“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要把自己當回事,而要把你做的事情當回事。”
如今的流量明星會因為自己的名氣帶來的利益,遮蔽了雙眼,沒法自估自知,也就忘記了沒了這些身外之物,他們可能就是一具空殼。
像胡歌如此人間清醒,還是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的。
02
世界以痛吻他老胡報之以歌
1982年生的上海人胡歌,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都是做教育行業(yè)的,也不算很富裕。父親做網(wǎng)球教練,母親是中學教師。
小時候的胡歌長相清秀,性格也很靦腆,不像別的孩子喜歡扎堆玩鬧,他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中,不和他們交流。
回到家也只和自己的小貓咪待在一起,孩子的內(nèi)心多孤獨啊。胡歌的父母看在眼里,也是心疼極了。
胡父胡母為了鍛煉他的膽量,就把他送到了上海電視臺的小熒星藝術團學習表演。長相可愛的胡歌很快就被藝術團錄取,至此和藝術結下緣分。
果然,他漸漸變得開朗,甚至會主動與人交流,久而久之,自信心也就建立起來了。
在學校主動申請擔任班委,還毛遂自薦升旗儀式的主持人,如此優(yōu)秀的胡歌,一度成為學校中的風云人物。
十四歲那年,上海教育電視臺在千萬人中一眼選中了他成為《陽光少年》的主持人,多年的經(jīng)驗積累加上自信從容的語氣,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自那時起,他埋下了演藝夢的種子,考入了上戲,十年前《仙劍》鋪路,十年后《瑯琊榜》更攀一峰。
可惜二十年生涯,中間也曾有過插曲,還差點兒再也無法重回大熒幕——
2006年8月,胡歌和工作人員從橫店開車回滬。因為司機小凱的一個瞌睡,他們所乘的車不幸與大卡車相撞,女生助理當場命隕,而胡歌也在車禍中毀了容。
他在經(jīng)歷了六個小時的手術,100多針后,撿回一條命,卻有了深深的心結。面對生他疼他的父母,又滿懷歉疚,讓他們還為自己操心。
這場災禍后,他沒有放棄自己,仿佛重生了,還對老師黃磊說,大不了以后不拍戲就轉幕后了。
那一年,他停滯了事業(yè)的攀登。接受父親的建議,重拾了“閱讀”的興趣。
胡歌后來接受采訪對此形容:皮囊壞了,就用思想填滿它。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里,是讀書讓他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后來他找回了心態(tài),還是潛心研究好劇本,創(chuàng)作好角色。面對業(yè)界前輩的囑咐,胡歌也會放低姿態(tài)認真傾聽。
上臺領獎時也從不高傲自大,直接表示很多人都比自己演得好,拿獎只是比較幸運。
這謙遜有禮的態(tài)度既解決了部分觀眾不滿的質疑,也照顧了臺下的老戲骨們的心情。沒有人會不喜歡這樣的胡歌吧!
03
格局離不開思想的支撐
金庸曾為胡歌題過字:
渡過大難,將有大成,繼續(xù)努力,終成大器。
連老一輩的藝術家都夸贊的人,怎么會差?
他能走到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父母的愛與尊重,離不開鼓勵與堅持,離不開思想的支撐。
胡父胡母沒有用大吼大叫去教育孩子,沒有說“你是個男孩子,所以不能哭喊”,而是用理性的方式給予孩子鼓勵,當他自己想明白的時候,才會從挫折中振作起來。
這是值得父母們借鑒的方式,教育不是一味地輸出,而是有思想的引導,正確的引導,給孩子的未來增墨添彩。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同樣也沒有100分的父母,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并且?guī)椭佑|這個世界,成長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不斷的學習。
孩子常懷謙卑的心,對待人事物都善于討教,才能領會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從不同的視角看,一物可見萬事。
格局大了,遇到的挫折就只是一個小小水坑罷了。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