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面對葬禮上的那個人忍不住好奇,我們往往會聽到悲傷的人們平淡的一句回答:ta睡著了 / ta只是去了很遠的地方,不會再回來了。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xué)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孩子一般在5歲左右就會產(chǎn)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dǎo),就會對死亡產(chǎn)生錯誤認知,影響深遠。
他們沒有真正的認識死亡,了解過死亡,也不會真正的理解生命的意義,就不會感知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死亡教育是什么?
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里,我們一直在逃避死亡,老人家避諱“死”字,從不允許輕易說出這個字;面對孩子的提問,你只會說這個人只是睡著了。在這樣的回答下,小孩子并不了解這是什么概念,甚至不會知道死亡之后的意義。
孩子的世界是如同一張白紙,他們慢慢被填涂上色彩,他們只知道新生,向小孩子解釋死亡是一件頭疼的事情。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需要人來引導(dǎo)理解死亡的意義。如果只是浪漫化的解釋,她/他就不會產(chǎn)生對生命的敬畏。
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尋夢環(huán)游記》是關(guān)于死亡教育的優(yōu)秀詮釋,電影講述了當?shù)赜幸粋€重要的節(jié)日亡靈節(jié),在這一天,一家人會為逝去的親人準備可口的飯菜,還會撒上花瓣指引他們“回家的路”。亡靈之所以能夠在死后世界生活,憑借的是活著人們對他們的記憶。
《尋夢環(huán)游記》靈感來源于墨西哥傳統(tǒng)節(jié)日“亡靈節(jié)”,在墨西哥人的眼中,死亡才是生命的最高意義,生與死互為補充才完成了一個生命周期,因此,每年的亡靈節(jié),墨西哥人會祭奠亡靈,絕無悲哀,甚至載歌載舞,通宵達旦,紀念與逝去親人共同歡度這一年一度的團聚時刻 。
活人對死去之人的思念,使他們能夠在另一個世界永存。
這個電影溫暖地告訴觀眾: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
死亡教育=生命理解
死亡離我們不遙遠,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孩子也不例外,他知道火是燙的就不會去摸,河水會淹人,就不會下河,當他們第一次看見親人逝去的時候,也會追問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死,死后會去哪里。
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事件頻頻發(fā)生,在與家人產(chǎn)生矛盾,無法溝通時,居然會選擇用生命來威脅他們。在學(xué)校和老師發(fā)生沖突,或許是被誤會,也會用極端的方式傷害自己,他們以為死很簡單,卻是對親人的折磨,以及對父母賦予他們生命的不敬。
從何著手死亡教育?
“死亡”一直是兒童讀物里的空白地帶,刻意逃避并不是個好辦法。通過圖畫繪本去了解死亡,既不是特別平面,也是用具象的方式描述出了死亡的形態(tài),也是以更溫暖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死亡,珍惜生命。
1、節(jié)日警醒:
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這樣的特殊節(jié)日里,通過祭掃先祖,遙拜先輩的方式,其實就是給孩子生命啟示的一個契機。
2、讀物引導(dǎo):
《爺爺變成了幽靈》
有一個小男孩名叫艾斯本。艾斯本最喜歡的人就是爺爺霍爾格了??墒?,因為心臟病的發(fā)作他再也沒有爺爺了。艾斯本趴在桌上哭個不停。那天晚上,媽媽坐在艾斯本的床頭,輕聲說:“爺爺去天堂了。”可是,艾斯本怎么也想象不出爺爺變成天使的樣子......
或許在這本書里能找到死亡的答案,簡單的繪本平靜地講述了別離,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允許孩子的宣泄悲傷,最后,只在平靜的道別后,把對爺爺?shù)膼郾A粼诨貞浝铩?br />
《一片葉子落下來》
這是一則關(guān)于生命的童話。既然我們要飄落下去死掉,我們?yōu)槭裁瓷L在這里呢?
“這是為了享受太陽和月亮;這是為了一起過那么長一段快樂時光;這是為了把影子投給老人和孩子;這是為了讓秋天變得五彩繽紛;這是為了看到四季。難道這些還不夠嗎?”
以一片葉子經(jīng)歷四季的故事,來展現(xiàn)生命的歷程,闡述生命存在的價值。
每天都有人在逝去,無論是誰,要知道那不是ta的終點,而是ta生命的另一種存在。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