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夏令營小編講解在步法和手法訓練的安排上有下列三種類型。第一是先手法后步法。即先學基本擊球技術。然后過渡到手步法結合練習;第二是先步法后手法;第三步是手步法結合練習。這三種訓練安排實際上是三種不同的認識論指導下所產生的三種不同的訓練方法。從實際練習中看,幾乎不存在落球點,弧線完全相同的擊球。換句話說,擊球的合理位置始終是在不斷地變換,動態(tài)是絕對的。因此,手法訓練中亦有步法訓練。由此可以結論,無論是啟蒙階段還是基礎訓練階段手法和步法的訓練應當是同步進行,也就是說,我們應當選擇手、步法結合練習的安排類型。
基本步法;步法是指乒乓球運動員為選擇適合的擊球位置所采用的步法移動方法。它是及時、準確的使用并銜接各項技術動作的樞紐。其特點是:起步快、移動快、頻率高。
1. 步法的基本要求
(1) 在合適的時間跑到合適的位置,以便在該技術所要求的最佳擊球時間,最適宜的擊球點位置擊球。
(2) 不妨礙下次擊球。朗朗蹌蹌跑過去接到球但失去重心,勢必影響下一次的還擊。
(3) 步法移動過程盡量保持身體中心的平
2. 步法的種類
(1) 單步:一腳為軸,另一腳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動,重心隨之跟上。單步具有移步簡單、靈活、重心平穩(wěn)的特點,一般用于離身體不遠的小范圍移動,如接近網(wǎng)短球等。
(2) 跨步:一腳蹬地,另一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進攻型選手左右移動擊球。為了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腳隨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 并步:一腳先向另一腳(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腳在并步腳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動。其特點是身體不騰空,重心起伏小,很穩(wěn)定。一般為進攻型選手或削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運用。
(4) 跳步:以來球同方向腳蹬地為主,雙足有瞬間的騰空,離來球較遠的腳先落地,另一只腳跟著離地。其特點是移動范圍比跨步大,利于發(fā)力進攻。攻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常用。
(5) 交叉步:近來球方向的腳尖由向前轉向移動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調動一下重心;遠來球方向的腳在向來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體前(側)瞬間呈交叉狀態(tài)。身體隨之而向球方向移動,身體重心隨手臂揮動方向略轉。在遠來球方向腳跨出的一步將落地時進行擊球,另一只腳移動時擊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動范圍大,側身攻后撲打右方空擋,或再從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時常用。削球選手在前后移動時也經常使用。
(6) 小碎步:較高頻率的小墊步,主要適用于步法的調節(jié),在步法移動到一定的位置時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擊球點,就要通過小碎步來調整,爭取更好的擊球點。小碎步是步法中尤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個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協(xié)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以上乒乓球基本步法的介紹在實踐中大多是各種步法的組合綜合運用,只有熟練掌握各種步法才能運用自如,游刃有余。
如想了解更多體育夏令營相關信息,可咨詢熱線 400-688-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