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軍旅夏令營專家表示破壞性的批評當一個孩子一件事沒做好,家長進行破壞性的批評,因為做錯一件事,導致對人的否定,會使孩子覺得太痛苦了。他會發(fā)現(xiàn)負責任等于痛苦。作為一個男人,如果他的潛意識里,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好丈夫;作為一個女人,如果她的潛意識中,負責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顧好她的孩子!破壞性的批評導致這些惡果,一切取決于你給孩子的神經(jīng)連結(jié)。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chǎn)生痛苦連結(jié)和破壞性的話語:
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那死爹一樣!
非難——叫你不要做,你還要做,真是不可救藥!
壓制——不要強詞奪理,我不會聽你狡辯!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
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0塊零花錢。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還要做大事,做夢去吧!
這些詞語是那些熱心的家長經(jīng)常用的話。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致于不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