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泡泡少兒英語夏令營表示,不重視長期、大量的閱讀積累是無法學(xué)好的??茖W(xué)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總閱讀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閱讀能力;一個人擁有的詞匯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閱讀是提高孩子能力,發(fā)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xí)慣?
一、父母要成為孩子閱讀的伙伴
孩子的早期閱讀始于父母,尤其是低齡的幼兒,更需要父母的幫助才能進行閱讀,愛讀書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孩子。在陪伴孩子閱讀時,父母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保持對閱讀的熱情,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書籍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指導(dǎo)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喜歡上閱讀。
二、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好書
1-2歲的寶寶活潑好動,處于前閱讀期和語言敏感期。孩子一直到1歲半左右,他都會很喜歡撕書、啃書、摔書、砸書,對此,媽媽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媽媽就應(yīng)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xiàn)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給他選擇一些塑料的洗澡書、布書、卡書、觸摸書、洞洞書、一些經(jīng)典的繪本等。
2-3歲的寶寶認知能力增強,可以多給他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繪本、認知圖書、適合小小孩看的百科全書、啟智類的圖書等等。
3~6歲的兒童喜歡有色彩圖畫的小故事、科幻故事以及動物的童話,那些短小、生動、易背誦的重疊句對他們也特別有用。
6~8歲的孩子對書籍開始有偏好,除了媽媽認為重要的以外,可讓他們自己去選擇。8歲以上的孩子,喜歡一些幽默、民間故事、古典名著以及奇幻、偵探故事。媽媽們應(yīng)該根據(jù)實際情況給孩子提供值得閱讀的好書。
三、給孩子提供一個舒適的讀書空間
在家里,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書架,請孩子安排自己的書。孩子閱讀時,盡量保持安靜,不要因為要吃飯或者別的事情而去打斷閱讀中的孩子,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專心讀書的好習(xí)慣。
四、與孩子一起交流讀書的心得
與年齡較小的孩子一起閱讀,與年齡較大的孩子一起討論和交流。在孩子看了書之后,可以問問孩子,看過的書都說了些什么,有哪些特點,這樣孩子就會從讀過的書中慢慢受益,并能保持孩子一貫的讀書熱情。如果孩子在閱讀中提出問題,盡量回答孩子的問題。同時,在家里,最好常備一些少年兒童百科全書類的書籍,引導(dǎo)孩子從書籍中尋找答案。
1、出生就應(yīng)該有的玩具——布書
那些給孩子買各種高檔、昂貴玩具的家長會說自己玩的玩具有多好,但我的朋友有小孩,一般我都送布書當伴手禮。布書作為一種玩具,具備了“禁拉又禁拽,禁咬又禁造”的特性。又兼具了認字、識數(shù)、認顏色的多種功能,無論是寶寶用嘴探索世界的階段,還是用手探索世界的階段都是理想的玩具。孩子能坐以后像模像樣的翻書,好奇的摸摸這頁,翻翻那頁的樣子超級可愛。
2、睡前給孩子讀故事
讓孩子養(yǎng)成睡前聽故事的習(xí)慣,一方面是為了增進親子感情,另外一方面是家長偷懶的訣竅,有個附贈的好處就是孩子認字以后就能夠自己讀書。有的親子書建議抱著哄睡,但是孩子幾歲以后,尤其是胖孩子,哄睡真的就變成力氣活兒了!給孩子讀書的過程,孩子長知識,我們自己也長知識,甚至是一個強迫學(xué)習(xí)的過程。我之前送了朋友一本故事集讓他讀給孩子聽,孩子邊聽邊問了好幾個為什么,讀了半個故事,孩子就睡著了,朋友自己為了給孩子找答案,到天亮把書全看完了。
3、在孩子面前讀書
兩口子從來不看書,想讓孩子讀書,可能性真心不大?!稒?quán)力與領(lǐng)導(dǎo)》關(guān)于行為科學(xué)的部分講遺傳分兩種,基因遺傳和模因遺傳,基因遺傳咱們普通人控制不了,但模因遺傳是親近人的行為決定的。設(shè)置家庭閱讀時間,在孩子面前看書就是一個良好的模式。我媽媽有讀報紙的習(xí)慣,小時候每天晚飯后,我和妹妹寫作業(yè),媽媽讀報紙,小侄子看著我們自己也會找來自己的唐詩書,兒歌書看著玩。
4、跟孩子討論書
跟孩子聊天其實很重要,尤其是內(nèi)容尤其重要,《溝通的藝術(shù)》有個事例讓我印象特別深,就是那個跟小女孩聊什么的例子。你跟她聊漂亮、衣服、化妝,她潛意識里就會覺得外表重要。跟她聊最近讀什么書,告訴她你看了什么書,去了什么地方,她的眼界就開闊了。很多人說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其實無論男女,見多識廣都對發(fā)展有好處。
5、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
讓孩子在一個閱讀的氛圍里,讓他知道閱讀是件快樂的事,很多人都愿意的事有助于增強他對閱讀的信心,尤其如果能碰到同齡人,他會得到更多的認同感。
6、書架中留出孩子自己書的位置
除了精神上的引導(dǎo),在實物上也要支持孩子閱讀。在家里的書架中留出孩子自己書的位置是促進閱讀的好辦法,小侄女已經(jīng)上初中了。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奶奶在家里的書架最下方留出一個角,貼上她的名字。每次家里來了小客人,她都會拉著人家到書架前看自己的書,并且告訴客人這些書里都是什么內(nèi)容。如今她已經(jīng)在自己的房間有了一個跟客廳書架一樣大的屬于自己的擺滿她看過書的書架了。《整理的藝術(shù)》里認為視覺效果刺激成就感,更能激發(fā)行動力。
孩子出生的時候,沒有自帶說明書,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只能通過摸索教育孩子。我有個朋友的孩子特別討厭去幼兒園,每次去都是哭的撕心裂肺,朋友一直說是幼兒園不好,后來我跟孩子聊天,原來孩子習(xí)慣睡覺的時候把屁股放在爸爸的臉上,幼兒園老師肯定不會讓孩子把屁股放自己臉上,所以每天孩子午睡就變得很痛苦,午睡不好下午玩的就很痛苦,所以不想上幼兒園。我一直認為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xí)慣,很多習(xí)慣如果能提前養(yǎng)成,會讓孩子在學(xué)校更輕松,更喜歡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