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英語口語交流,越來越重要了,那怎么才能學得越來越好,雖然我們知道現(xiàn)在英語,僅是交流工具而已,但是一直以來,我們卻把它當作一門知識來學,以至于學了十幾年,卻不能開口交流。那么在今天到底有沒有學習英語的好方法嗎?
山西英語夏令營小編認為,對于英語,只要掌握以下六大技能,即可把握英語的核心內(nèi)容有哪些?
山西最好的夏令營帶大家尋找好方法。
第一,用英文界定事物的技能。界定事物是交流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我們傳統(tǒng)的英語口語教學卻沒有強調過這一點。我們的英語課本經(jīng)常有這樣的問題:This is a glass? Where is the book? 而很少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如:What is a book? What is a glass﹖其實,當中國人說英語卡殼的時候,大多數(shù)情況是你想告訴別人這是什么但卻不知道怎么來界定它。誰都可以輕易地做出描述:Where is the book? It's on the table . It's on the desk.等。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界定“書是什么”,所以學英文時要有意識地多問自己“是什么”,然后想方設法回答。
第二,用英文進行解釋的技能,也就是能夠用不同方式表達同一意思。我們用母語可以自如地交流,原因是當我們說一件事卡殼的時候,我們總能找到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而用英文交流時,如果對方對我們所說的不太清楚時,我們就沒辦法換種方式再說了。其實,只要表達同一意思,使用哪些單詞或句法沒有太大關系。這就引出一個背單詞的問題。許多人只是照著單詞表很機械地背單詞的拼寫和中文意思,并沒有把單詞學活并用起來。其實記單詞應該是這樣的,記一個單詞,還要能同時說出一到兩個它的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這才叫記住了。
第三,用英文描述事物的技能。描述事物大致可以分為按時間順序描述和按空間順序描述。從時間上來說,美國人習慣“開門見山”:從自我出發(fā),描述時總是把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先點出來,然后是次重要的,他不考慮這個東西在時間上按什么順序發(fā)生。而中國人則習慣“按部就班”地描述事物,強調壓軸,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后。這樣一來,按中國人的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給美國人描述東西,美國人很快就失去興趣了,因為他難以確定這一描述中的重點。從空間上來說,美國人總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的,而中國人通常是遠遠地走來,一步步貼近自我。理解了這些差異,對于英文語法結構的組織就能夠游刃有余了,說起來也才像美國式的英文。
第四,自如使用習慣用語的技能。習語是一種語言具備某一國家或地區(qū)風格的重要因素。通俗地說,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通過學習美式英文中的習語,可以深入了解美國文化;而如果能在適當?shù)膱龊霞右赃\用的話,能讓你的口語聽起來十分地道。因此,積累相當數(shù)量的有效的習語是非常重要的。習語可以通過看美國電影來習得。
第五,英文猜測能力,即與對方交流時能夠根據(jù)上下文推測對方的意思的能力。在英語聽、說、讀、寫、譯中,大家一致反映聽、說最難。因為這時候的內(nèi)容一現(xiàn)即逝,無法慢慢推敲研究。所以猜測能力就尤為重要了。培養(yǎng)良好的猜測能力,需要不斷地磨練。比如,可以每天選一段帶有一些生詞的閱讀材料,快速瀏覽,迅速得出其大體的意思。
第六,養(yǎng)成良好的漢語、英語的雙語轉換習慣。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用英文交流時要遠離漢語思維。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一個人的母語是怎么也無法忘記的。語言都是有其共性的,比如漢語和英語的主謂結構就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定語、狀語的位置,漢語的定語都在所要修飾的詞之前,英語則將最重要的定語放在所要修飾的詞前,其余的都在該詞后。
因此,學英語時不要認為自己是在學一個從未接觸過的東西而產(chǎn)生無力感,也不要總認為自己的英文程度沒有達到能表達現(xiàn)有的漢語水平的程度而不敢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