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采采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在平時采采什么也不用操心,當然它只管學習和寫作業(yè)就行??墒怯袝r爸爸媽媽會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會每天都是準備好飯菜才叫他,平時吃什么、喝什么準備得一應俱全,就連刷牙時的牙膏也給他擠好了。令上海暑期夏令營小編不可思議的是在上學前媽媽把書包、用具全準備好了,還會直接讓爸爸背著就去送他上學了,書包里裝的什么,恐怕采采自己都不知道吧。
可是令爸爸媽媽痛苦的是他寫作業(yè)慢慢騰騰,會想有人陪著還好點,如果爸媽都忙的話,作業(yè)就會寫得一團糟,但更令他們頭疼的是,有時候采采根本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些什么作業(yè)。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也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經(jīng)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有些題經(jīng)常會做錯或漏做。
采采媽媽經(jīng)常被老師叫去,進行交流后媽媽也反映說采采在家做作業(yè)之前準備文具也是比較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媽媽不耐煩了就吵:“怎么做事總是亂七八糟、丟三拉四的,就不能都準備好了嗎?”所以這中間來來回回就花去好多時間,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yè),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爸爸媽媽真是想不通,他們各方面都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怎么采采還是令他們這么失望呢!
這是一個寫作業(yè)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孩子寫作業(yè)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yè),對各科作業(yè)的先后順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寫作業(yè)時文具準備不齊全,用到的時候才慌慌忙忙去找……這樣不能合理規(guī)劃,寫作業(yè)當然慢了!其實如果仔細觀察這類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丟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規(guī)劃。其實孩子會這樣,責任完全在老師和父母。其實孩子的磨蹭是老師和父母一手包辦出來的。
對于幾歲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往往缺乏耐心,覺得與其讓孩子做事,做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幫孩子做更省時省力。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時間一長,孩子養(yǎng)成了依賴的習慣,不愿意主動做事、想事,思維變懶,惰性越來越強。孩子一旦養(yǎng)成這種習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的事情都會習慣性地依賴他人。如果老師和父母不讓孩子自己考慮和承擔一些事情,孩子就不會獨立起來,條理性就會很差。
對策:
對于采采的學習狀況,老師和父母要慢慢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文具要事先準備好等。但這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要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的話,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老師和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要學著做一個懶媽媽,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老師和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孌得能干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
上海軍事夏令營知道這在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所有事都是媽媽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潛力也能爆發(fā)80%。如果老師和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給老師和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潛力就一點也發(fā)揮不出來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老師和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上海暑期夏令營建議大家游泳注意事項
閱讀下一篇:有什么好方法可改掉孩子愛磨蹭的壞習慣?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