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 筆者再用自己的一個創(chuàng)作繼續(xù)討論一下:
筆者有一個名為 FSO Transpo 的套路, FSO 是 Face Up (牌面向上), Simultaneous (同時), Off Balance [不平衡]的簡稱。
在過往的效果當中, 大部份都是要保持牌面向下, 而且首先要先展示一邊, 然后才展示另外一邊。那么, 筆者就想創(chuàng)作出一個套路能夠體現(xiàn)出以下兩個概念:
A 和 B 在易位的過程中, 能夠保持牌面向上, 而且是能夠同時展示出易位時的效果。
現(xiàn)在, 大家在觀察了這一系列的例子之后, 應該可以綜合出純粹在效果上的一系列變化和發(fā)展。而每次出現(xiàn)新的變化, 都是因為創(chuàng)作者在基礎的效果上加入了新的元素。也就是說, 他們要做的是創(chuàng)作出一個套路用以表達這種新的概念, 但這個套路的:
1) 可行性;
2) 娛樂性;
3) 或者說到底加入了新元素的套路, 會不會就比加入該元素前的版本的效果為好;
4) 又或者應用了該理論, 原則而產(chǎn)生的套路的效果, 是否就是該類型效果的其中一個比較好做法
就已經(jīng)不是學者型的魔術創(chuàng)作者會主要考慮的問題了。
筆者自己就認為 FSO Tranpos 就是一個在理論和概念上有突破, 然而實際表演中幾乎就不會考慮的套路。
撰稿之時, 正是英文版的魔術理論巨著 -- Five Points in Magic 新版上市的時候, 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魔術大師 Juan Tamariz。他在這本書中解釋了一個名為 Double Cross the Gaze Switch (雙重轉換視線換物法), 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換物法, 幾乎適用于所有小對象的轉換。他在書中舉了一些應用這個換物法的例子,這些套路的效果算不上是非常神奇, 但是這些例子足以說明這個換物法在應用上的可能性以及執(zhí)行的時機。 對 Juan Tamariz 來說, 這幾個例子的重要性也并不在于它們的效果, 而是用以說明換物法的這個目的。
當然, 這也并不絕對性的代表學者/哲學家型的創(chuàng)作者就完全不創(chuàng)作比較合適在現(xiàn)實中表演的套路, 但他們的主要側重面不在于魔術套路是否合適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表演需要, 而是在于提供創(chuàng)作思考的新方向,以及探索魔術原則的可能性。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商業(yè)魔術表演者應該注意的事項
閱讀下一篇:個人獨創(chuàng)技巧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