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開朗既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也是一種性格品質。調查顯示,開朗樂觀的人不僅較為健康(如癌癥罹患率明顯低于悲觀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較為幸福,事業(yè)上也較易獲得成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具有這種正面性格呢?下面北京大學心航線夏令營說說。
1、勿對孩子控制過嚴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消極作用。
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2、讓孩子學會負責
當孩子做出一項決定時,我們要對她講明利弊,也講清我們的觀點和看法,學著讓孩子去嘗試,當碰到“墻”時,也不要責罵,要讓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要負責。
3、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郁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
4、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yè)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 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后隨意議論別人,給孩 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5、物質生活避免奢華
物質生活的奢華會使得孩子產(chǎn)生一種貪得無厭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獲得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并不快樂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過著簡單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會玩得十分高興。
6、讓孩子愛好廣泛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jié)目時,心頭必然會郁郁寡歡。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游戲,同樣可樂在其中。
7、引導孩子學會擺脫困境
即便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也不可能“永遠快樂”。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著意培養(yǎng)他們應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游戲、聊天等等。
8、創(chuàng)建快樂的家庭氣氛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盡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梢韵胍姡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yǎng)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
9、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
自己高興的事情說出來,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拿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從小養(yǎng)成孩子入群的習慣,不要讓他認為什么東西都是自己的,大家一起分享更能找到其中的樂趣。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會吃虧,開朗的性格更能使孩子遠離自閉癥,更容易得到大家和周圍環(huán)境的認可。
10、切忌嬌慣溺愛
開口不離“好”,出門不離抬,吃飯任其要,穿衣任其挑,就會養(yǎng)成兒童任性的性格。父母“愛子―溺子―誤子”,這往往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不能良好成長的三部曲。培養(yǎng)孩子開朗性格,要制約其錯誤的想法,不要因為他無理的哭鬧而得到他任何想要的東西。 去論壇討論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面對性格軟弱的孩子
閱讀下一篇:培養(yǎng)孩子行為習慣的五個階段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