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英語故事的時候需要翻譯么?最近很多家長在這方面有疑惑,而且聽某某專家說這樣中文講解會破壞孩子對開始時的英語輸入,而且沒有辦法培養(yǎng)英語思維,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小編采訪到雙語口才夏令營的專家,看看他們是怎么是說的。
其實在給孩子講解英語故事的時候,說不說中文有著不一樣的體驗,也并非哪種方式就是最科學和合理的,經(jīng)過實驗或者研究的話,進行不完全的翻譯可能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不完全翻譯呢?比如說讀一段英語古時候,用中文解釋一下,解釋的程度的話,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英語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去靈活把握,不是逐句翻譯,也不要是過于模糊,只有很好地解釋大致意思,這樣讓孩子回味里面的細節(jié)會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方式。既不會抹掉孩子前面已經(jīng)輸入的英語,也不會覺得如同聽天方夜譚一般。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在給孩子閱讀回本的時候,可以先講解一下主要的故事梗概和人物特點,這樣孩子看起來就會比較心中有數(shù),你不做解釋他也會比較完整地閱讀下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在給孩子閱讀這些故事的時候可以使用你豐富的肢體語言,這樣孩子通過這樣的形式也可以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變化的,相信也可以讓孩子很好地了解回本所講述的內(nèi)容,而不用再聽父母復述中文意思了。
雙語口才夏令營建議大家通過簡單介紹人物和情景或者使用夸張表情手勢的形式,來幫助孩子理解英語繪本,而不是逐字翻譯或者爭端中文說明,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些,父母也不用擔心孩子聽不懂原版的繪本故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