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我們往往會認為孩子們生活得很輕松,他們擔心的無非是哪天出去玩,媽媽會不會買自己喜歡的果汁。但我們似乎從未意識到成長也可能如此艱辛——對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錯過一頓飯,不過是過后再吃罷了,但是,對一個依賴別人給他食物嬰兒,延誤吃飯時間卻會對身心的雙重折磨。那么,怎么知道孩子感覺到痛苦呢?
當孩子感到壓力時,杭州聚冠暑期夏令營總結可能出現(xiàn)以下7種怪異的表現(xiàn):
1、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者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一種自然方式。
“哭泣是一種自然愈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后大聲啼哭,這就是為什么在生日聚會上總會有很多哭成淚人的孩子。隨著兒童年齡的不斷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一種方式。所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如是嬰兒啼哭,可抱著他們搖一搖,直到他們恢復平靜。研究表明孩子被抱著的時間越長,他們哭泣的次數(shù)就越少。即使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抱著他們也可使其恢復平靜。
2、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在想象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里,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說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們。
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給他們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3、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地去校醫(y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疼。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去看醫(yī)生。
華盛頓特區(qū)國家兒童醫(yī)院的急診和社區(qū)兒科主任本?基特曼建議,一旦診斷出疾病,應首先治療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而不是身體。“我們需要關心的是孩子,不僅僅是他的胃,”基特曼說,“我應該盡量安排和你的孩子單獨相處而又無人打擾的時間,和他一起度過這段時光,讓他感到你是值得信賴的,因為你可以解決那些給他的生活帶來壓力的難題。”
4、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不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或錄像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阿利瑟?所特稱的“碎餅干現(xiàn)象”——一個兩歲的孩子不大可能由于得到一塊碎餅干而感到不安,只是將其作為借口釋放早晨郁積的沮喪心情。“這種行為傳達的主要信息是他需要一切放慢速度,”所特說,“給你孩子安排的活動應當盡量簡單,以確保他有足夠的時間自由玩耍。”
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6、說謊和欺騙
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他們只是在區(qū)分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假的。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8歲左右的孩子更關注自己在學校的一切。10歲的時候他們會有諸如“別人喜歡我嗎?”這樣的社交考慮。歸根結底,他們是想取悅于父母,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如果承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們會感到羞愧。因此,他們就編造一些父母喜歡聽的話,或讓他們高興,或喜歡講故事時自己受到關注和贊賞。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在說謊或欺騙你,請記住他們在按著父母的暗示行事。”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看醫(yī)學專家了。
閱讀上一篇:夏令營解釋孩子為何心理素質差
閱讀下一篇:杭州聚冠教育夏令營帶領孩子回歸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