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么回事???這天地間的絕望!為什么偏偏是我,是我來承受這一切絕望呢?!
期末考試的失利給我?guī)砹司薮蟮膲毫?。其中,絕大部分是自己帶給自己的,是一種對自身能力的深深的懷疑。人們常說“天道酬勤”,那又為什么絕望常常將我?guī)нM萬物凋零的冬天呢?!
這是一個絢爛的夏天,可那猶如千年寒冰的絕望卻如影隨形。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絕望來到新東方。目的很單純:刻苦學習,追求完美。我只是想最后一次證明“勤能補拙”而已。如果我不幸再次失敗,那我就認了吧。
去夏令營的路上,我都只是孤身一人。從東莞到廣州,再到珠海,盡管車上熱鬧不已,而我卻只是一個人而已。
我望著窗外,祈求天空的襄助。一望無際的藍色是單調的,令人厭煩。而那白云,在我的眼中,盡是憂愁的樣子。我望著它,它也似乎在望著我,時間似乎凝滯了。
直到它們變黑。和我的心情一樣的顏色。
雨無情地攻擊著大地,陰郁的云兒冷冷地占據(jù)著整個天空。
我想,這就是云給我的問候吧。
下午是開營儀式。很精彩,但我沒什么心情欣賞。我只是想著,快點上課吧。也許這就是“逃避”吧。
晚上的課真是出乎我意料地輕松,沒有我之前所想象的那么“魔鬼”。至少我記得當時的心情是不錯的,在學習的時候有一種充實感,它有時甚至會讓人感到幸福。
8月8日晚是奧運開幕式。在各國出場的部分,我見到了瑞士天王費德勒。他是瑞士代表團的旗手,手臂依舊粗壯有力。但這并不能掩飾他今年的失敗——澳網負Novak,法網、溫網負Rafael,各站大師賽更是被他往日的手下敗將一一復仇。天王的笑容和以前不一樣了,和他第一次奪取溫網冠軍時不一樣,和他奪得溫網五連冠時也不一樣。在那一瞬間,我們仿佛是同一個人。
幾天后,消息傳來:費德勒被Blake淘汰。在這場比賽之前,Blake對他的戰(zhàn)績是十連敗。
輸球之后,他一定會這樣:眼神呆滯地望著球場,卻不去看它,腦中一片空白。過了幾分鐘——或者是很久,起碼對他而言是這樣——他才會黯然,才會絕望。此時的他,或許已經進入了他的潛意識,苛責著陰暗角落里的“自我”:“費德勒,你怎會如此無能!……”。為什么我會這么肯定呢?因為這時的費德勒和另一個失敗者很相像——那便是得知考試成績和排名后的我。如果這時讓我說些鼓勵費德勒的話,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這等于讓我去肯定那個失敗的我。我不愿談論失敗。我不愿再次經受絕望。
某一天的詞匯課上,我們的老師——人墻,不好意思,打錯了,是任強——在黑板上畫了個折線圖。它有點像心電圖(當然心電圖的主人仍然活著),也有點像中國的股市,更有點喜馬拉雅山脈的影子。好吧,這些都是開玩笑的,因為上他的課我真的很開心,其實那是他的“人生歷程”。不知怎地,我盯著圖里的波谷,一邊發(fā)呆一邊聽強哥的故事。原來他也曾擁有著陰暗角落里的“自我”,也曾絕望纏身。……
噢,放學了。大家都變作“脫韁的‘野狗’”沖往飯?zhí)昧?。寬敞、寧靜的校園,我靜靜地觀察著它。偶一抬頭,略為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無數(shù)瑰麗而雄偉的白云。接連數(shù)天的臺風已悄然離去,竟使我連白云的露臉也未能察覺。
白云似乎相當高興。它們在不停地變換著自身的美麗,就像一位女子在鏡子前不斷地試衣,想將自己的所有美麗完完全全地展示給心上人似的。
我為我能獨享這份美麗而感到十足的高興。眼前的這番美景,不禁令人想起陳眉公的《幽窗小記》里面的傳世名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正當我回味著這句話的意蘊時,云兒已變成另一個模樣了。定睛一看,讓我驚喜得差點叫了出來:那不正是莊子的《逍遙游》里面的“北冥巨鯤”嗎?!“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我深深地沉醉于大自然的藝術之中。
列寧說過:“鷹有時候飛得比雞低,但雞永遠飛不到鷹的高度”。鵬也是如此。當它還是“鯤”的時候,它頂多也就是躍出水面,但當它化而為鵬的時候,它能飛到“不知其幾千里也”的高空。當我為此感嘆之時,我猛然驚覺:也許我就是一只未進化的“北冥巨鯤”?也許“北冥巨鵬”的出現(xiàn)正是天的啟示:我不應該絕望?也許“天道酬勤”所言非虛? ……
那天中午,我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很久很久。在肚子終于忍不住起來“抗議”時,我才驚覺“北冥巨鵬”已經遠去,繼續(xù)它的“逍遙游”了。這真如泰戈爾那句著名的詩一般:“天空未留下翅膀的痕跡,鳥兒卻已飛過。”我苦苦追尋它的痕跡,終是徒勞無獲。
我閉目冥思,突然萌生了一個堅定的想法:找到巨鵬,追上巨鵬,超越巨鵬!
幾天后,我上網看到這則新聞:費德勒在單打被淘汰出局后,在事前并不被人看好的男雙賽場上連克各國勁敵,其中包括過去的和現(xiàn)在的世界第一,成功地為瑞士奪得一枚金牌。讓我難忘的是,費德勒在賽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也許我在今年遭到那么多場失敗的原因是缺少訓練。”他沒有將責任推給他的病,反而是勇敢地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嗯,我也應該有所行動了。
后來,在結營晚會結束后,我回到班上,捧著3本紅色小本本,靜靜地坐下,翻開——期中詞匯比賽第3名,期末詞匯比賽第2名,以及一筆一畫都極其工整的“最佳營員”四個字。我終于忍不住笑起來:I did a good job!
平靜下來后,一個我不得不回答的問題直襲心底:這就是我在夏令營所得到的全部嗎?下一個如魚腸匕首般尖銳的問題又閃電似地貫穿心窩:這些榮譽真的擁有巨大的價值嗎?
不!“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北島的這句詩,正是此時我心中的想法。如果人的全部努力就讓“一、二、三”這樣的數(shù)字無情地抹殺,豈不是太悲哀了嗎?!
我沉浸于深深的回憶之中……我感覺就像坐在回憶的列車中,眼前閃過一幕幕的快樂……
那是奧運開幕式的晚上,兩個班的人擠在一起看。當電視鏡頭播到有個老外拿著部相機對著我們的禮儀小姐在一陣狂拍時(>_<……當然這有可能是角度的視覺錯誤),我們笑作一團……
那是8月9日的下午,我們的籃球班賽。我們憑借令人驚嘆的實力將比分緊緊控制著。當裁判的完場哨聲響起時,我們忘情地大叫,慶祝這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
8月9日晚,我們整個夏令營在舉行著著名的“篝火晚會”。我們模擬了奧運圣火的傳遞,聚集在操場中央將“圣火”點燃,在它的光芒洗滌下,我們跳起了有點可愛也有點傻的“兔子舞”。緊接著的是多姿多彩的各項活動。我至今還記得,在壓軸的好戲——圣誕噴雪——上面,我是怎樣的用盡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辦法偷襲我的一個同學;當我們都“彈盡糧絕”時,她竟然還會對我露出那明如篝火、燦若星辰的微笑……
法國作家Marcel Proust寫他的那部不朽名著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用了15年,一直寫到他死去。而我對這些似水年華的追憶,短短的十幾行字又怎么足夠呢?對逝去的時光的每次追尋,我都會有新的感受,但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在時間之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