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特別是家庭道德教育上,像在做法上可以說是基本符合社會規(guī)范要求的,再比如不允許孩子偷東西、搶別人東西等等。
國內游學夏令營小編表示要說孩子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和培養(yǎng),都應該具備良好素質的??墒沁@在實際生活中,相信也有不少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說的話,當然這會對孩子來說就像“耳旁風”一樣,孩子們該做好的很難做好,而不該是做的事情卻都不少做,當然這又是為什么?
要為了保證自己利益,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最好的做法是希望別人對待自己,就像你對待別人一樣,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換到兒童教育中,就是要求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行為和道德要求,必須自己先做到,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那就別要求孩子也做到。當然,孩子在壓力或武力威脅之下,會隱藏其真實想法而變得像“岳不群”一樣。
其實,許多“占便宜”的人,都知道這樣做不好。如果這些家長自己偷偷摸摸做了,倒也罷了,可當著孩子這樣,難道是期望孩子也這樣做?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個圣誕Party,其中有一個小活動是打彩蛋,彩蛋被打破后會有許多糖果掉下了。本來這是孩子們撿糖果的游戲,可最后演變成一群家長在撅著屁股搶糖果!可想而知,孩子學會搶東西也很正常。
再比如,父母自己經(jīng)常把單位的紙張、文具帶回家給孩子使用,可卻又不允許孩子拿別人的東西,這就是家長按照雙重標準來行事,對人和對己不是一個標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所以,哪天孩子把幼兒園或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帶回家,父母不是訓斥就是打罵,那孩子怎么可能平衡?他們又怎么能知道這樣的事情是非常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