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樣做那樣,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并且還很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什么都經歷了,有很多的經驗,走過的橋比孩子們走的路都多,吃過的鹽比孩子們吃過的飯都多。國內夏令營的專家說,其實這樣并不好,很多事情只有孩子們自己親身經歷了,采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作為家長只需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就可以了。
一、家長們應該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們的角度,把自己放在孩子們的位置去思考,那么日然而然的就會知道該如何去鼓勵孩子們,支持孩子們的做法了。
二、展示孩子們的錯誤,但是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要問孩子應該如何改正,必要的時候甚至需要幫助孩子們一起改正。讓孩子們記住這個錯誤,以后不要在同樣的問題上在犯錯誤。
三、充分得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鼓勵,有些時候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你,愿意跟你分享他內心的世界,如果只是一味的命令和要求,那么孩子只會越來越害怕你,那是畏敬。
四、有時候在一些家庭會議的或者家庭有些重大決定的時候,聽聽孩子們的建議,不要總是以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總是大人拿做決定,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如果你多聽聽孩子的建議,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那么孩子會覺得家里很民主,家庭環(huán)境很和諧,這也是非常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
五、在孩子們獲得一些小成就,或者是完成一些短期的小目標時候,及時的給予孩子們一些鼓勵,當然這些鼓勵可以是精神上的,但是并不實際,孩子更想要的是物質上的獎賞,比如說給孩子買一個他期待已久的玩具,或者帶他吃一頓大餐等等,這些都會為孩子獲得下一個成就打下更好的基礎。因為他知道他完成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目標時候會有獎勵,所以他會更努力的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