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智創(chuàng)想夏令營認為對一個孩子而言,所謂“成功”決不僅僅是學業(yè)成功,而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品行、對生活積極的心態(tài)和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等等。家長對孩子有信心了,敢于放手讓孩子大膽實踐,孩子才能有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F今,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事無巨細,物質上應有盡有,精神上百依百順,事事不必自己操勞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養(yǎng)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tài),認為自己離開家長就一事無成,對任何事情也不想費力去做。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
勵孩子進行嘗試并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上學后1至3年級一直是姥爺接送,從家 到學校要穿過兩個馬路。她很想自己走,但又怕過車流繁忙的馬路。我們先細心教她觀察十字路口紅綠燈變化的規(guī)律,行人怎樣做是最安全的;然后在后面跟著讓她獨自走試了一個月,確信她已能應變自如了,就放手讓她做了。這樣一來大大減輕了老人按時接送的負擔,對她來講也很自豪,啊我真的大了!平時家里的很多事都當著她商量,有時還主動詢問她的意見。這樣一來她也感到大人對自己的信任,也會認真對待。只要她有想試的愿望,盡量給予支持。一些家務活經常分配給她做,比如給家人做個飯后甜點,拌個涼菜、收拾房間、擦拭廚房等等,她都做得很盡心,也從做事中體會到了辛苦,懂得了珍惜。
有意識地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家長應視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識地讓他們承擔一些 責任,這樣做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能力,還可使他們從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許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從上學第一天起我們就主張讓孩子自己動手收拾書包及文具,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到現在,在收拾書包的問題上家長沒有囑咐過一句;還有背書包的習慣:很多同學在低年級時出了校門就把書包往家長手里一放,似乎理所當然。我們的觀點是姥爺年紀大了,接你已經很不易。你年紀小累點很快就能恢復,決不能讓姥爺替你背。就這樣,孩子已習慣了負重走路。就在今年初全家外出旅游時,她還主動多背些行李,說是比起平時的書包還輕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