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八臂哪吒城,五行八作,士農(nóng)工商,僧門兩道,回漢兩教,諸子百家,三百六十行,街市以上走的人,也有什么做官的為宦的,背弓的挎劍的,推車的擔(dān)擔(dān)的,賣煤賣碳賣米賣面裾鍋賣蒜的,賣燒餅油條賣茶葉雞蛋的
單口大王劉寶瑞的一段相聲引出了今天的話題,前門樓子。其實,前門樓子是俗稱,它的學(xué)名叫正陽門。正陽門,在元代,它被叫做麗正門。先人們從離卦中的“日月麗乎天”得到啟發(fā),稱其麗正門,俗稱前門。明成祖朱棣從侄子手里搶了天下,遷都北京建八臂哪吒城,永樂十七年(1419年)將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800米,于是元城墻正中的麗正門遷建到現(xiàn)如今的正陽門的位置,但是仍遵循舊稱麗正門。正統(tǒng)元年(1436年)改為正陽門。正統(tǒng)四年(1439年),以加強北京的防御能力而在各城門外添建箭樓,而這個箭樓與主城門形成甕城,用以保衛(wèi)北京。正陽門與箭樓形成的甕城南北長108米,東西寬88.6米,可以說是整個北京最大的甕城,為了進出方便,在甕城的四個方向有拱券式門洞。這樣,正陽門這里共有四個城門,也就是四門的來歷。在正陽門箭樓向南就是護城河,京城其他城門外都是吊橋,唯獨正陽門外是三座石拱橋,舊稱正陽橋,在正陽橋頭立著一座“五間、六柱、五樓”的柱出頭式木牌樓,也稱五牌樓。這三樣組合在一起就是四門三橋五牌樓。
為什么正陽門要設(shè)計成這個樣子呢?這是因為正陽門是皇帝出宮之路,過去皇帝不是像咱們老百姓一樣,想出門就出門,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的。皇帝一年出宮兩次,分別是冬至到天壇祭天,和驚蟄到先農(nóng)壇耕地。這兩次出宮都要走正陽門,所以就要修得氣派些,這樣才能顯出皇帝的身份嘛。
北京夏令營行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