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條件所限,口語的重要性在中國的中考、高考中沒能體現(xiàn),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口頭交流,所以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雖然考試壓力和鍛煉語境的缺少造成口語學習的先天不足,但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要做到語音和語調(diào)、詞匯和句型、思維和文化三點突破,精說泛說并舉,口語提高雖非朝夕之功,卻也指日可待。
語音和語調(diào)
語音的學習重在三個方面:
一是單音發(fā)音練習
除了聽老師講解舌位模仿練習之外,還可采用繞口令法專門練習難發(fā)的音,比如“Lilyladles little Letty's lentil soup.”和“Nine nicenight nurses nursing nicely.”兩則繞口令可——口語篇
以精練[l]和[n]這兩個某些地區(qū)同學容易混淆的輔音。
二是認真對待英美音的區(qū)別
英音和美音中個別發(fā)音會有差別,比如字母“r”出現(xiàn)在元音字母組合中時,美音會出現(xiàn)獨特的卷舌音,例如“bird”,英音為[b d],而美音..發(fā)[..b.. :r..d].. ;..但..只..要..不..造..成..溝..通..障..礙..,操英音或美音,甚至二者混合使用皆可,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發(fā)出“四不像”的音,比如“famous”中本沒有字母“r”,發(fā)音只能是['feImEs],如果非要加入卷舌音,變成['feImErs],則畫虎不成反類狗,貽笑大方了。
三是熟悉吞音、連讀和失爆等語音現(xiàn)象
介紹聽力學習法(見《新東方英語·中學版》2005 年10月號)時,我們提到這些現(xiàn)象都是英語語速加快時的自然結(jié)果,可以通過由慢到快的變速朗讀自然習得。
語調(diào)的學習重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為單詞重音
重音就好比漢字聲調(diào),讀錯的時候聽者就很難理解。尤其是兼具多個詞性的單詞,各詞性發(fā)音有明顯差別。比如“record”這個詞,當美音發(fā)為['rekErd]時,是名詞,而發(fā)音為[rI'kC:d]時,則是動詞。
二是句子語調(diào)
口語學至高級階段,在發(fā)音標準的基礎上,更要重視語調(diào)變化。西方人說話通常抑揚頓挫,很有音樂感。如果用一馬平川的語調(diào)和西方人交談,無疑會讓對方感到索然無味。
改進方法:
模仿是改進語音語調(diào)最切實可行的辦法,模仿的有聲材料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美國普通話”(GeneralAmerican簡稱GA,除美國南部和東部部分州之外大多數(shù)美國人使用的發(fā)音,在美國媒體上廣泛使用)或“英國普通話”(ReceivedPronunciation簡稱RP,受過英國公學教育的人所操的英國南部口音,英語國家任何地區(qū)的人都容易聽懂),而不是充斥于很多影片中的美國南部口音。如果非要在GA和RP之間二中選一,則選美音而非英音。因為相對來說,后者語調(diào)起伏較大,不易模仿。
2、內(nèi)容有趣,聲音動聽。一般英語學習者應選擇生活語言,比如電影臺詞;有志于各類英語競賽的同學,可以模仿大師演講。模仿應大聲朗讀,這樣能充分體會發(fā)音細節(jié)。注意停頓和語調(diào),并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之后錄下自己的聲音,和原音對比,逐音逐調(diào)糾正。
詞匯和句型
練就地道的語音語調(diào)后,你的英語口語仍可能出現(xiàn)捉襟見肘的情況,原因是詞匯和句型的瓶頸阻礙了自如表達。熟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口語精進大軍未動,詞匯和句型的糧草必須先行。
口語詞句積累注意兩點:
一是重常用表達而非生僻習語、俚語。
筆者接觸過的許多外國人與中國人交流時用的都是最平實的英文,很少idioms(即方言、習語,其真正含義往往不同于其組成單詞,比如廣播中常用wrap up,字面意思是“包裹”,來表示“結(jié)束”),更少俚語(slang,既非正式習語,因地區(qū)、職業(yè)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含義,比如街頭語言中的“bro”就是我們常說的“哥們”)。
二是為便于迅速理解,優(yōu)先小詞短語,避免書面大詞;句式以短句為主,避免書面用語中的冗贅長句。
口語中通常短語優(yōu)于單個詞匯,比如“進來”是“come in”而不說“enter”。突破短語應以點帶面,集中突破一些小的核心詞匯,如get, turn所組成的常見表達,像“相處”(get on),“集合”(get together),“克服”(get over)等等。多聽多讀多背,各種語言刺激是口語詞匯和句型的彈藥庫。泛聽是積累語言素材的最好辦法,比如從美國系列情景喜劇《老友記》(Friends)中,我們學會用“bonne”來準確表達“保姆”,還知道“我的腳麻了”可以很生動地表達成“My foot sleeps”。而精讀一本口語書,系統(tǒng)梳理口語詞句是口語提高的快行線。很多同學講英語熱情很高,但從不愿耐心雕琢語言細節(jié),結(jié)果口語只能停留在低水平,反復演習錯誤,而口語教程中的場景學習法能讓遣詞造句準確而地道。
場景詞匯可按情景記憶,比如各種住宿場所:
宿舍(dorm / dormitory)
公寓中的單元 (美apartment / 英flat)/ 公用房
間 (share room)
室友(roommate / dormmate / flatmate /
housemate)
旅館房:
單人間 (single room) / 雙人間 (double room)
兩張單人床雙人間(標準間)(twin-bed room) /
雙人床雙人間 (double-bed room)
場景句型積累可采用“階梯法”,使用由易
到難多種句式表達相近意思,比如“感謝”可采
用以下系列表達:
Thanks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 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 for
everything).
Thanks a million.I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思維和文化
很多在中國人眼中發(fā)音標準、用詞也相對比較準確的同學,在國際性口語考試TSE(Testof Spoken English美國命題口語考試)或IELTS口語(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System英國命題口語考試)中成績卻并不如人意,原因一是表達不符合英語思維;二是對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導致無話可說。
思維差距,西方人習慣微觀思維,談問題通常從小到大,比如日期由日及月再到年,地名也是從門牌號、街道、地區(qū)、城市再到國家;而中國人習慣宏觀思維,表達順序剛好相反。但與老外交流要入鄉(xiāng)隨俗,開篇點題,如果層層鋪墊,只能讓老外抓不住重點,不知所云。
了解西方文化是與外國人交流時有話可說的有力保證。關注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與中國文化有差異的部分,不僅能夠豐富跨文化交流的話題,而且讓彼此更容易相互理解。比如西方人習慣使用非聲音元素,交談時習慣目光接觸,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也比較豐富。所以在和西方人交流時,中國人最好也增加非聲音因素,例如在說“Thank you”時面帶微笑。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請不要盲目讓孩子參加英語培訓
閱讀下一篇:英語初學者的12種方法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