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來臨,邀幾位釣友一起,選個好釣場,拋灑金絲,獨(dú)釣黃顙,別有一番風(fēng)味,使人樂此不疲。
一、細(xì)心觀察與選位:黃顙魚不像鯽魚、鯉魚那樣分布廣泛,它有自己喜愛的生活、覓食水域,很少大范圍巡游覓食。施釣時,在一個釣點(diǎn)只要釣到一條,很快就會有第二條上鉤。而有些水域則會出現(xiàn)一條也釣不到的現(xiàn)象。因而,每到一處新的垂釣水域首先要細(xì)心觀察,判斷此水域是否有黃顙魚棲息,然后再選點(diǎn)。那么,在哪些施釣才能釣獲豐收呢?
1.沙石水底處:是指有些水庫的溝汊處由于岸邊流水和洪水沖刷底部形成沙石底面,而水底干凈,且凸凹不平,還伴有許多石塊。黃顙魚喜歡在這些水底柔軟的沙石處利用凹處來建造魚窩,而石縫之間也成了棲息、繁衍的天然魚窩。
2.堤壩向里突出處:石壩、堤壩前有一些地方是向水面中心突出的地方,而這些突出處是手竿釣的好位置。這是因?yàn)榈虊魏褪瘔蜗拢锥紖⒉畈积R,而石塊堆成的小窩點(diǎn)和石壩縫隙窩點(diǎn),就成了黃顙魚棲息繁殖之處。小小的洞穴,光線灰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捕捉到附著在石塊上的小蝦和小魚,再就是突出處有暗流,氧氣充足,餌料豐富,確實(shí)是理想的釣點(diǎn)。施釣時,要多準(zhǔn)備幾副線組,因?yàn)榇颂幍匦螐?fù)雜很容易掛鉤。
3.進(jìn)水口邊緣深水區(qū)域水草根部:進(jìn)水口區(qū)域水體屬于活水,氧氣充足,餌料豐富,是魚兒喜歡去的水域,黃顙魚也不例外。在進(jìn)水口較深水域,尤其是在中心地帶邊緣水草根部有被水沖出的天然窩點(diǎn),以及被洪水沖入的石塊堆成的天然窩點(diǎn),這些天然窩點(diǎn),一定有黃顙魚藏身。在此施鉤,不要打遠(yuǎn),手竿能夠到就可以,看準(zhǔn)水草邊緣前邊,釣必有獲。
4.石橋、橋洞處:石橋、橋洞的縫隙經(jīng)過多年的流水沖刷,沙和水泥流失,形成許多小洞,而這些洞穴就成了黃顙魚的棲息之地。這些地方冬暖夏涼,還能遮蔽風(fēng)寒,是黃顙理想的住所。
二、針對性誘餌與釣餌:1.誘餌:黃顙魚屬于肉食性魚類,其窩餌最好是用豬血、羊血、煮熟的骨頭(搗碎)。也可將雞腸或蚯蚓剁碎后摻入魚骨粉和小雞飼料(少許)拌勻做團(tuán)布窩。2.釣餌:最好是用蚯蚓。用小河蝦和小肉條做餌,上魚率雖比不上蚯蚓,但衛(wèi)生多了,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