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細觀察。
在向大腦輸送信息的時候,要努力增加其強度,尤其要注意識記材料中的抽象概念和和疑難問題。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xué)生識字時,注意引導(dǎo)學(xué)生作精細的觀察,他先在黑板上寫上“今、折、氏”三個字。然后在每個字上用紅粉筆添了一點,構(gòu)成了“令、拆、氐” 三個字,并告訴學(xué)生“點令不點今,點拆不點折,點氐不點氏”,一下子就給學(xué)生留下了強烈的首次印象。
2、高度注意。
凡是人們對其高度注意的事物,就會銘刻在記憶之碑上;凡是人們對其漫不經(jīng)心的事物,就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有時候我們手捧著書,眼耵著書,但逐字看了幾頁以后,竟說不出什么內(nèi)容來,這就是心不在焉的緣故。因此,為了獲得首次印象,應(yīng)該從一開始就耳不旁聽、目不斜視,全神關(guān)注地去感知。
3、滿腔熱情。
凡是能激起人們濃厚興趣,凡是能引起人們熱烈情緒的事物或材料,都容易在人們的記憶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例如,人們看日本電視劇《血疑》,普遍引起對幸子的同情,對光夫的的贊頌,對大島茂的尊敬,這是因為產(chǎn)生了感情共鳴的緣故,所以能經(jīng)久不忘。為了獲得首次印象,應(yīng)該以滿腔的熱情、真摯的情感、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去接觸需要記憶的識記材料。
4、突出特點。
凡是在同類事物中特點突出,在人們眼里感覺新奇的事物,都會使人記牢。例如,同樣是日出,登泰山觀日出就助人游興;同樣是照片,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就耐人尋味。所以,我們可以用不必記住的部分作為背景襯托,把必須記住的部分表現(xiàn)出來,使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就會突出識記材料的特點,使自己獲得深刻的首次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