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夏令營建議為了防患于未然,看父母學習如何迅速找到適當而便宜的,并可以替代孩子不適當行為的用品和方法,從而還可以取代孩子不適當的行為,這才是父母成功引導孩子的不二法門。當然也請忽略孩子不適當的行為
關于這一點,有則故事可以用來說明。
有個小女孩每天在學校都會用頭去敲墻壁。班上每個人,包括老師在內,看到這種情況當然很緊張,都跑去阻止她,用各種方法安撫她,但效果都不大。 后來學校終于請了心理醫(yī)生來處理這個案子。在小女孩不知情的情況下,心理醫(yī)生建議老師和班上其他同學,在小女孩再出現用頭敲墻壁的行為時不要理會。第二 天,小女孩到了學校,又像往常一樣用頭敲墻壁,但班上的人都不理會她;又隔一天,還是沒有人理會她。之后,小女孩用頭敲墻壁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后,女孩這 個不適當的行為就完全消失了。
沒錯,這個小女孩子的案例很特別,但它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有時候孩子的不當行為之所以會頻頻出現,是因為能得到父母的注意。正向(如贊美)或 負向(如批評)的注意都是注意,但對某些不適當行為,“不注意它”有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你認為孩子某個不適當行為是為了贏得你的注意,試著不要去理會他。“忽略”技巧有時候對孩子很有效,尤其父母如果使用得當的話。
以下是使用“忽略”技巧時要謹記的原則:
在孩子做不適當行為的那段時間里,要完全忽略他。不對孩子做任何反應——不要大叫、不要注視、不要跟他說話。父母盡管清楚地意識到孩子的舉動,但在那段時間要去做別的事情。這段時間可能是5分鐘,也可能長達25分鐘,所以父母要有心理準備。
要讓家里其他大人或成員與你配合,大家都不要理會那個孩子。
最后一點,在孩子停止不適當的行為時,父母要稱贊他。例如,你可以說:“我很高興你停止亂發(fā)脾氣。我不喜歡亂發(fā)脾氣的人,因為發(fā)脾氣時的大叫聲很刺耳。你不大叫的時候,我跟你相處起來就愉快得多。”
“忽略”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而且謹記,你不是忽略那個孩子,而是忽略他的不適當行為。
離開現場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無家可歸的年輕媽媽,她帶著一個5歲小女孩,小女孩循規(guī)蹈矩地坐在她旁邊。我問這位母親,她有什么秘訣,能讓她的孩子這樣守規(guī) 矩。她對我說,每當她女兒亂發(fā)脾氣時,她就走開,到稍遠的地方坐著抽煙;如果有狀況,那么再隨時回來保護她。因為這個母親暫時離開現場,既可以避開孩子無 理的要求,自己又能保持平靜的心情。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孩子,有時候他們真的會令父母忍不住抓狂。年紀大一點的孩子,當他們不想遵守規(guī)矩時,例如“不準在客廳打球”“不準在沒有大 人監(jiān)督下開派對”,他們真的會做出超乎你想象的破壞行為。如果你發(fā)現自己快要失控,不要猶豫,趕快找一個給自己喘息的機會,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冷靜的機會。 到稍遠的地方抽煙是一個方法,但我們可不建議采用這個辦法。
讓孩子分心
避免與孩子發(fā)生沖突的另一個辦法是使用“分心法”。孩子容易分心,特別是年幼的孩子。他們注意力維持的時間很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刺激的影響。如果你看到孩子快要出現不適當的行為時,那么可以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
“分心法”也可以用在年紀較大孩子身上。例如,如果兄弟姐妹在爭吵,你可以建議他們一起去打電動玩具或看電視。另外,父母還可以讓孩子停止正在 做的事情,加入大人的活動。例如,你可以說:“來,到廚房幫我的忙。你可以做我的助手。”如果你態(tài)度友善、熱情、幽默,孩子很可能停下手邊的事情,包括那 些不適當的行為,照著你的吩咐做。
用適當的行為替代不適當的行為
如果孩子正在做某個不適當的行為,那么父母應當指導孩子做另一個適當的行為。而且,父母應詳細指導孩子做這些適當行為的時間、地點、方式等。
只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行為不可取并不夠,父母還應該盡可能給他們一個可替代不適當行為的適當行為。
如果孩子正在玩某樣易碎或不適當的東西,那么父母可以試著尋找另一個可以替代的游戲或玩具讓他玩。孩子為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及發(fā)泄精力會不斷尋找發(fā)泄的管道,父母應予以引導和幫助。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怎么幫助孩子改掉學習狀態(tài)懶散的習慣?
閱讀下一篇:知道怎么才可以和孩子當成好朋友嗎?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