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其中有三個要素:學什么,怎么學,學得如何。作為一個小門生,他怎樣確定本身應該學什么?他又怎樣確定本身怎么學?而且,他怎么可以大概知道本身學得怎么樣?這三個學習的要素,都必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構造引導下,才氣得以實現(xiàn),并不是小門生們本身就可以大概完成的,也并不是隨著家長的盼望就會天然進步的。小學生夏令營>>>>
孩子如何才能自覺自愿自發(fā)地學習呢?首先孩子的內心要充滿自信、愉快、積極的情緒和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中,這是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家長、老師不考慮到孩子的現(xiàn)狀,不去分析現(xiàn)狀,只一味地強迫孩子學,逼迫孩子學,孩子不僅學不好,反而厭倦學習,不愿學習。作為家長應把孩子引入到有自信、有成就、有滿足的狀態(tài)中去。因為不管什么人都具有自我肯定、自我張揚、自我發(fā)展的傾向,不管做什么事都想做好,想取得成功和愿望能得到實現(xiàn),這就要靠我們去引導了。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不要過多的責備,從精神上放松,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從了解孩子個性和優(yōu)勢、短處入手,摸索出有效的方法,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自覺性就會產生效應。
1、孩子每天上學前,告訴他放學回家后要把一天學到的東西跟全家人分享一下;
2、每天讓孩子在書桌前坐10分鐘;
3、將孩子學習每科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
4、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開始前的半小時或1小時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
5、給孩子制定的學習目標放在“量”而不是“時間”上;
6、讓孩子徹底放松地玩;
7、當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學習上時,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8、開始學習前,讓孩子整理一下書桌;
9、飯前和飯后一小時不要讓孩子學習;
10、孩子學習過程中休息時,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最好讓孩子離開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