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指導孩子學習感覺越來越力不從心了,而且她的孩子成績一直呈下滑狀態(tài),她身邊的人都很奇怪,因為她家的燈每天都亮到很晚才關(guān),孩子也是確實很用功了。
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呢?原因就是這個孩子每次做作業(yè)的時候過于依賴他人的幫助,一開始的時候太多的人幫助她,導致她每次習慣性的尋求他人的幫助,不能自己動腦筋來思考問題了。
那么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方式呢,
北京小學生夏令營提示家長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每當在孩子有了問題需要解答的時候,家長不妨先給孩子多讀幾遍題目,深刻的理解題干。其實孩子們很多時候不是題目不會做,而是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題目讀懂了,孩子自然就會了。要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兩種方式不可取,第一種就是孩子一有了問題就馬上的告訴家長尋求幫助;第二種是孩子有了問題,家長的態(tài)度很不耐煩,總是說一些什么“煩死了,自己去看”“這個題目都不會要你做什么”第一種方法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惰怠的情緒,感覺有了問題提問就可以了,而不是自己認真仔細的思考過了,實在不會了再向父母提問,第二種方法會嚴重的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甚至會因此讓孩子疏遠父母。正確的做法是不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誘導孩子自己思考,拓寬孩子的思考思路,讓孩子自己去積極的尋找答案,以自己的思考能力來完成作業(yè),這樣孩子的學習情緒有所提高,對于學習成績的功效是相當顯著的。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