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長越來越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為了給孩子建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孩子們在讀書之余,必然伴隨求知的其他方式體驗、思考、互動,其中的遍游各地,親見親歷,或者帶著問題上路,體驗和思考找尋答案的學習方式,方可稱之為“游學”。
廈門中小學生暑假游學夏令營輔導老師提示:游學不外乎在游中學、在學中游,許多家長以為出游就是去很遠的地方,其實,增長見識并不是只有“行萬里路”這一種途徑。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植物園等,也有把遠方的世界微縮到眼前的作用,何必一窩蜂去舍近求遠呢?
現在愛好旅游的家庭越來越多,會旅游的爸爸媽媽不少,新鮮有趣刺激的親子旅行層出不窮。但我發(fā)現,很多是父母對子女平日陪伴較少的“補償性”旅游,或者是簡單參團、沒有周密思考、沒有“學習”目標的一場說走就走的“自由行”。這種旅游,只有“游”,沒有“學”。
廈門中小學生暑假游學夏令營輔導老師提示: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建立小有成效,同時也應該注重帶著孩子到處游學,我們自稱為“讀行俠”“游中學,學中游”的閱讀、博覽和游歷、體驗,讓孩子們有一種嶄新的親子、交互、提升的成長過程,設立了符合兒童成長階段的進階式游學項目,所有的游學項目都有特定的主題,同一個主題下的課程會有進階的安排,
游學主題中兼顧感受自然、審美培養(yǎng)、情商熏陶、動手實操和學科體驗,涉及人文、科學和審美三大方向。
真實的體驗會給孩子帶來深深的影響
在旅行的各種經歷、觀察,以及力所能及的規(guī)劃線路圖、購票、結賬、列購物清單的分工中,孩子們可以學習成人的待人處事之道,可以學習陌生人之間建立關聯(lián)溝通之道,看到不同的人,學著包容與尊重;偶遇毛毛蟲、蠑螈、松鼠、老鷹等各種生物,學會尊重生命。在一個行走的課堂中,不用我們再多說教,真實的體驗會給他們帶來深深的影響。
有些特別有趣好玩的內容,我會拉著孩子們一起做計劃,增加游中有學的樂趣,有些計劃是我潛伏,或者說植入進去的,特別是一些人文內容這樣,在計劃和實現的過程中,旅行不僅僅是享受,也多了一種感受;既是閱讀的考驗,更是人生的體驗;有時候還帶有生活的磨練,也是獨立自主能力的鍛煉;更難得的是,游學可以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的無盡樂趣,更為家庭多一段難忘的共同記憶。
廈門中小學生暑假游學夏令營老師提醒的是,我們反對到了一個景點只為證明我來過了,也反對來到一個景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些什么,收獲了什么。如果孩子看到了,聽到了,想到了居所之外的廣闊世界,人群之外的自然萬物,那就夠了。
孩子正是從這個體驗中,熟悉自己的周遭,認識更廣闊的大自然,然后再去觀察人和社會,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