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夏令營;1895年出生于福建龍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為教會牧師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讀了一年,助學金卻被停了,林語堂只好前往法國打工,后來到了德國。先在耶拿攻讀攻讀,1922年通過轉(zhuǎn)學分的方式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學位,后又到萊比錫大學攻讀比較語言學,1923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語絲》上發(fā)表第一篇文章《論士氣與思想界之關系》。1935年創(chuàng)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藝術》,在法國寫《京華煙云》等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到重慶講學。1947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四月移靈臺北,長眠于故居后園中,享年八十歲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朱自清經(jīng)典語錄
閱讀下一篇: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