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態(tài)度或樂觀態(tài)度,是人類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兩種傾向。
悲觀者和樂觀者在面對同一個事物和同一個問題時,會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是兩個見解不同的人在爭論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希望是什么?
悲觀者說:是地平線,就算看得到,也永遠走不到。
樂觀者說:是啟明星,能告訴我們曙光就在前頭。
第二個問題——風是什么?
悲觀者說:是浪的幫兇,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處。
樂觀者說: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
第三個問題——生命是不是花?
悲觀者說:是又怎樣,開敗了也就沒了!
樂觀者說: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突然,天上傳來了上帝的聲音,也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一直往前走,會怎樣?
悲觀者說:會碰到坑坑洼洼
樂觀者說:會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個:春雨好不好?
悲觀者說:不好!野花會因此長的更瘋!
樂觀者說:好,百花會因此開的更艷!
第三個:如果給你一片荒山,你會怎樣?
悲觀者說:修一座墳塋!
樂觀者反駁:不!種滿山綠樹!
于是上帝給了他們兩樣不同的禮物:
給了樂觀者成功,給了悲觀者失敗。
同樣是人,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會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同樣是人,會有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導致截然不同的人生結(jié)局。